您现在的位置: 五台山旅游门户网 >> 佛教文化 >> 佛典宝库 >> 佛教历史 >> 文章正文
  具足伟大妙德的文殊菩萨 与佛无异           ★★★
具足伟大妙德的文殊菩萨 与佛无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20 15:49:19

    五台山文殊作为大乘空宗的代表人物,常常根据不同对象,变幻不同说法,宣扬大乘思想。有一次梵天问:”什么是修道?”文殊回答说:”不分别是法,是非法,离法于二相,这就是修道”。又问“十么是道?”文殊说:”一切法不可得是道,道能使人离生死至涅檠,不离不即,就是圣道。”又问:”什么是解脱?”文殊说:”不去刻意挣脱束缚,不去拼命追求自由,这就是解脱。”又问:什么是得度?”文殊说:”不住生死,不住涅檠,这就是得度。”又问:”什么是漏(烦恼)尽?”文殊说:”如果有所尽,就叫作漏尽。”又问:”什么是涅檠?”文殊说:”涅檠是没有来处,没有去处,不来不去的境界。”五台山文殊菩萨说法,简洁明了,有他独特的思想和风格,据说汉地佛教流传的一些重要的大乘经典,大多是文殊菩萨发起的,故而不少大乘经典中,都将文殊称作导师。
   那时五台山释迦僧团的主要成员,多为婆罗门种性,大都怀着厌世情绪出家,只求在佛法中获得自我解脱,对世俗社会持一种全面否定的态度。文殊便协助释迦牟尼破除他们的偏见妄执,以大乘佛法中的不二法门,引导他们接受活动于世间不世法所染的思想,启发这些声闻弟子明白出家的意义和责任。文殊还特别关心青年比丘的学习,许多青年比丘为怎样学习,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文殊说,他不赞成像舍利弗那样,整日在菩提树下苦思冥想,建议大家要像释尊那样,修集善根,循序渐进,最终达到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处生死海教化众生的境界,于是使当时的200青年比丘开悟,深入到印度南方开辟了佛土。五台山
    在五台山释迦牟尼灭度的450周年那天,文殊赴雪山(喜马拉雅山),为隐居在那里的500名修道者讲法。这500人在这灭绝人迹的艰苦之境,已经修炼的十分了得,文殊菩萨一来,大家便把话题契入了”不二法门”。他们问:“世上总有矛盾,总有事非、差别,怎样才能掌握不二的分寸呢?”文殊说:”不二法门,就是一种一切超脱于矛盾之外的思想,即对一切现象的是非、善恶、差别,持无思无知,无见无闻,无言无说的态度。”这时有人又问:”什么是出世间法?”文殊说:”我寻找了多年世间相,还是一无所获,你说叫人怎么出世间呢?如果刻意去分别出离法,不出离法,就会钻牛角尖,因为偏执一方,会被邪见蒙蔽。”有人又问:”听说菩萨尽得世尊“一行三昧”,能否给我们说一说呢?”文殊说:”欲行“一行三昧”,要有悠闲的境,系心一佛,念佛不辍,随佛方所,了悟诸佛’法身’,平等不二,便可人一行三昧,在定中见到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再以智慧观能见所见,就能于真如相应,深入了然’法界一相了。”500比丘于是在文殊教导下得度,跟着文殊回到了舍卫国的现实社会中。五台山
    综上所述,五台山文殊说法指迷启悟,体现了他精辟的哲学理论思想。他直捷开示的“第一义谤”(义为诸法性空、毕竟空、直空假有),乃万法之本质,佛教体证的最高真理。不落两边的中道思想“不二法门”,是认识“第一义谛”,证悟诸法实相的重要法则。“一行i昧”(亦谓“自在三昧”),则是心系正念,破除烦恼执著缠缚,进入悠然自在境界的修道方法。此外,文殊的诸如“烦恼即菩提”,“出污泥而不染”,“非出非入,不即不离”等等,是于现实(五浊)社会中践行大道,证得正见的最上微妙法门。五台山文殊的般若大智内涵深广恢宏,微妙而不可思议,是觉证世界实相,解脱生死烦恼的大智慧,故而说他是人类智慧之导师。

    具足伟大妙德的文殊菩萨,与佛无异。他的法身,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即此即彼,不可思议《华严经》说他”将十万菩萨从彼(东方去此界十佛刹金色世界)而来,游化十方,度化众生。”《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也说:”我(佛陀)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日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在这里,佛陀亲口告诉我们,文殊菩萨示现说法的道场,就是五台山。五台山自古以来传说,文殊童子常游行于五顶之间,或为童子身,或为老人躯,或为比丘形,隐显变化,随宜示现,施行教化f参看以后章节,文殊化身为贫妇、比丘、梵僧、老人等示教的故事)。五台山遂成了当然的文殊道场,文殊信仰因此遍传东方诸国。文殊智慧也成了东方智慧的象征,并逐渐成为人们整体、宏观、本质地把握世界人生的更高精神追求。正是:
般若智光,破生死昏衢之暗;
金刚宝剑,斩魔障缠缚之忧。

    再说文殊从雪山回来,安排了后事,便在尼枸树下结跏趺坐,入首楞严三昧,全身毛孔子中发出了耀眼的火光,铄成金色身,琉璃像(琉璃像内又有真金像),端坐于莲花台。此由后来的八大王,置于刚山顶造塔供养。

文章录入:wtsdf    责任编辑:wtsdf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普通文章[图文]加拿大、澳大利亚…
    普通文章佛教圣地五台山许愿记
    普通文章游佛国五台山有感
    普通文章世人关注五台山尼姑庵
    普通文章北京怀柔朝阳寺将举办中…
    普通文章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普通文章[组图]佛教四大吉花都是…
    推荐文章谈中国茶文化中儒释道思…
    普通文章茄子十吃方法大推荐
    普通文章佛教八大宗派序
    最 新 推 荐
    推荐文章五台山农民著书留住失传…
    推荐文章[图文]16尊云冈石窟流失…
    推荐文章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一…
    推荐文章山西省慈善总会捐款 600…
    推荐文章峨眉山佛协"爱国教育红色…
    推荐文章山西省慈善总会将开展疾…
    推荐文章辽宁葫芦岛华严寺朝山团…
    推荐文章“佛门三宝”齐聚南京四…
    推荐文章唐山发现一寺院遗址出土…
    推荐文章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
    相 关 文 章
    “送温暖献爱心”五台山…
    五台山佛教文化产业研讨…
    五台山佛教文化对忻州民…
    五台山佛教素斋艺术
    从非色非空里参 无字无经…
    五台山佛图澄无意作军师
    漆道人有心弘佛法(五台…
    确定是非凭烈焰 要分真伪…
    建大孚摩法留宗派(五台…
    建大孚摩法留宗派(五台…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