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五台山旅游门户网 >> 佛教文化 >> 佛教新闻 >> 文化艺术 >> 文章正文
  吴言生在法音说禅:禅的修行与受用         ★★★
吴言生在法音说禅:禅的修行与受用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法音》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8 16:43:26
摄。”“月”喻佛身,“水”喻众生之心,一佛能顺应众生之心而变现出种种形相,像月亮映现着水,水映现着月;“事事无碍”是说万事万物是同一个理体的随缘显现,因此万事万物在本体上相同,相入相即,圆融无碍,重重无尽。这是最富于禅门特色的部分。

  “事事圆融”的范型之一是空间的圆融。如:“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篱内竹抽篱外笋,涧东花发涧西红。”“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事事圆融的范型之二是时空圆融。圆融的观念揭示了时间的长短互摄、空间的广狭互容,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便是时间与空间的互融互摄。时间上没有过现,空间上没有彼此,“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新华严经论》卷1),铸成了华严与禅的时空一如境。

  禅者对时空的认识是“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时间因事物的存在、变迁而引起,离开事物的存在来想像时间是不符合真相的。唯有时空一体时,一切事物的真相才能显现出来。道元禅师说:“诸时即具如是青黄赤白。”(《正法眼藏·空华》)意思是并非先有了时间,然后在这时间内出现了什么。比如我们说“秋天”,并不是说“秋天”来了,然后才有桐叶翻飞、槿花带露这些现象的出现,而是桐叶翻飞、槿花带露的本身,实质上就是秋天。离开叶落、蛩吟、草衰、风凉这些事实,就不存在“秋天”。离开这个大千世界的纷纭万象,就不存在“时间”。这样的体验导向了时间的空间化、现境化。禅宗通过对时间现境化的充分体证,将 “小我”融入“大我”,融入宇宙生命,个人生命在其深处和宇宙生命融为一体,于是,一朝风月涵摄了万古长空,电光石火包容着亘古永恒。从哲学的层面来说,圆融的观念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每一个宇宙生命体都与他者息息相通,整个宇宙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依存的大生命,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关爱他者,成就他人、服务他人。

  其四是饥餐困眠。饥餐困眠,是禅宗随缘任运、率性适意精神面貌的体现。禅宗对随缘任运的境界尤为推崇。九顶惠泉禅师甚至以“饥来吃饭句、寒即向火句、困来打眠句”作为“九顶三句”,与“云门三句”相提并论;白云守端禅师则把“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作为他的“四弘誓愿”。临济禅师指出:“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眠”,又说:“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临济录》)“贵人”是精神上富足的人,也就是佛,临济禅师不喜欢拘束于佛的概念,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将佛称为人。佛一旦离开人、离开饥食困眠即不存在。因此,离开饥餐困眠而追求禅道,不异南辕北辙。

  禅宗为了扫除人们向外寻求的意念,主张修行和生活一体化。有一位学习佛法的年轻法师问慧海大师:“师父,什么才是修行?”慧海大师告诉他:“饥餐困眠。”学人不理解,说:“我也是困了就睡饿了就吃,为什么我这样做不是修行,师父您那样做就是修行呢?”慧海禅师告诉他:“通常世人在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总是想着这个想着那个,千般计较;在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梦里面也在想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所以他们吃饭时不是吃饭,睡觉时不是睡觉,所以他们的吃饭和睡觉都不是修行。”(“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崇信禅师对道悟禅师埋怨说,自己跟随道悟禅师多时,却从来没有听到过师父指示禅学心要。道悟禅师说我怎么没指示啊?你递茶来,我接;你端饭来,我吃;你行礼时,我点头,何处不在指示心要?崇信听了,顿时开悟。(《景德传灯录》卷十四)

  禅宗的修行,离不开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诸如穿衣吃饭睡觉之中,都有活生生的禅意。宝志禅师《大乘赞》说:“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语言。”大道既然在声色语言之中,求道之人就不必回避声色语言,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它的存在,由此生发了禅宗日用是道的感悟。

  马祖禅师提出“平常心是道”,在禅林引起了很大反响。“平常心”即本来的心、自然的心,也就是不受任何私欲障蔽的心。后来赵州禅师接引学人,也阐发这一宗旨。学人问赵州禅师如何修行,赵州禅师说:“洗钵去。”(《赵州录》)禅的体验离不开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如吃饭、洗钵中都感悟到真实才是修行。运水时运水,搬柴时搬柴,就是莫大的“神通妙用”。禅道正是通过这种平易亲切的形式体现出来。

  禅宗的本心、迷失、开悟、受用四个部分,如果用偈语来表示,就是:

  本来真面目,分别时迷失。证入不二门,明心见性日。

  故园多佳景,漂泊走他乡。行囊放下着,归家日月长。(信息来源:《法音》)

上一页  [1] [2] [3] [4] [5] [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普通文章[图文]加拿大、澳大利亚…
    普通文章佛教圣地五台山许愿记
    普通文章游佛国五台山有感
    普通文章世人关注五台山尼姑庵
    普通文章北京怀柔朝阳寺将举办中…
    普通文章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普通文章[组图]佛教四大吉花都是…
    推荐文章谈中国茶文化中儒释道思…
    普通文章茄子十吃方法大推荐
    普通文章佛教八大宗派序
    最 新 推 荐
    推荐文章五台山农民著书留住失传…
    推荐文章[图文]16尊云冈石窟流失…
    推荐文章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一…
    推荐文章山西省慈善总会捐款 600…
    推荐文章峨眉山佛协"爱国教育红色…
    推荐文章山西省慈善总会将开展疾…
    推荐文章辽宁葫芦岛华严寺朝山团…
    推荐文章“佛门三宝”齐聚南京四…
    推荐文章唐山发现一寺院遗址出土…
    推荐文章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
    相 关 文 章
    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
    修行人不要成为变相的生…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