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五台山旅游门户网 >> 佛教文化 >> 佛教学院 >> 佛教常识 >> 文章正文
  僧伽和佛陀的弟子           ★★★
僧伽和佛陀的弟子
作者:佛宇 文章来源:五台山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3 17:26:52
  问:为什么一部分佛教徒要出家?
  答: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谈一谈佛教的五乘教法。乘就是车子,能运载行人到远近不同的目的地,借以比喻教法。五戒的教法戒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能令修持者得生人间,叫做人乘。十善的教法不犯十恶:1杀;2盗;3淫;4妄语;5两舌,即挑拨离间;6恶口,即粗恶伤人的言语;7绮语,即邪淫言语;8贪;9嗔;10邪见,即否认因果的见解,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错误见解和思惑对世间事物而起的贪嗔痴等迷情,证得涅槃,叫做声闻乘。“声”是言教的意思,听闻佛的言教,悟四谛之理而得到解脱的人叫做声闻。在没有佛法的时代,有人独自悟到缘起之理而得到解脱,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说出来,这种人叫做独觉,因此十二因缘法叫做独觉乘。六度的教法,能令修持者行菩萨道,经过无数世的难行苦行,最后达到佛的果位,叫做菩萨乘。

  僧伽和佛的弟子

  问:五乘教法与出家有何关系?
  答:人乘、天乘不要求出家;独觉生在没有佛法之世,虽是山林隐逸而没有出家的仪式;菩萨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人,不一定要出家,看住持佛法的因缘和利益众生的因缘可以出家,可以在家。如佛陀时代,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都是出家的比丘,维摩诘也是大菩萨,则是居士在家学佛之士。只是声闻乘中为了证得现法涅槃,成阿罗汉的目的,要求修行者出家。
 
  问: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答:阿罗汉Arahant是修行者得到证悟的果位。到达这个果位有四个阶段:断除了见惑的叫做须陀洹果,即初果;进而断除思惑,按照其浅深粗细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四果,见惑思惑都己断尽,证得涅槃,堪受人天供养。所以阿罗汉的意义之一就是“应供”,这是声闻乘中的终极地位。

  问:声闻乘为什么要求出家?
  答:根据声闻乘教法,在家修行障碍多,心意难以专纯,只能在理论上断除见惑证得初果,至多断除欲界思惑证得三果,不能证得现法涅槃。出家生活自由无累,容易集注精力从事于无我无欲的修养,所以要证得阿罗汉果,非出家人做不到。

  问:出家的制度是佛教创始的吗?
  答:出家制度不是佛教创始的。在佛陀的时代,出家修道在印度已成为风气,但是佛陀本人以王子出家的榜样,使出家风气在佛教中得到了鼓励。因此佛教徒中便有出家男女二众和在家男女二众,出家佛教徒一般称为僧人或僧侣。

  问:佛教僧侣是不是神职人员?
  答:佛教僧侣仅仅是为求得解脱而出家修行的人,不是担任什么神与人之间的神职。他不应当,也不可能代人祈福禳灾,或代神降福免罪。

  问:佛教僧侣平时生活应当是怎样的呢?
  答:根据佛的制度,一个比丘应当过着清净而俭约的生活,严格遵守不杀、不盗、不淫包括在俗家的妻子、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及非时食过午不食,不涂香装饰、不自歌舞也不观听歌舞,不坐卧高广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除、衣、钵、剃刀、滤水囊、缝衣针等必须用品外不蓄私财。不做买卖。不算命看相。不诈示神奇。不禁闭、掠夺和威吓他人等等及其他戒律。平日昼夜六时中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除一定时间睡眠、托钵、饮食、洒扫、挑水外,其余时间都应当精勤地用在学修方面。

  问:学修的内容是什么?
  答:教理的研究和禅定的修习,内容不外乎前面说过的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中基本修习的是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在修四念处观之前,初入道者先学五停心观,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和数息观。总之,修定修慧的方法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问:佛教僧侣对在家佛徒有什么义务吗?
  答:一般说来,在德行上为他们树立模范;教导他们,劝善止恶;为他们讲说佛法;安慰病苦,必要时得参加社会灾难的救济;慈悲柔和,促进众生的福利。问:照你所说出家风气在佛得到鼓励,那么,佛教的理想是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呢?答:根据佛教教义和它的制度来说,出家应当是佛教徒中少数人的事。第一、出家的动机要求真纯--即确是为求解脱,决心舍弃世间贪爱而出家修道。第二、出家后要求对教理及行持都够标准,如果有室家的欲望,应当自动还俗;如果犯杀盗淫妄四根本戒,则应当摈斥在僧伽之外。第三、出家有许多限制,例如:要得父母允许,要年满二十求比丘戒、比丘尼戒的,不是肢体不全或精神上有缺陷的,不是逃避刑法、债累的等等。第四、出家受戒要得戒龄满十年的僧侣十人以上介绍、证明和会议通过,舍戒还俗则很容易,只须告知一个人便行。佛教徒本有四众,有出家男女二众。有在家男女二众。出家二众负住持佛法的责任,在家二众负护持佛法的责任,合成为双重的教团。所以佛教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佛教经典,特别是大乘经典如《维摩诘经》、《优婆塞戒经》都是称赞在家学佛的。

  问:在家佛教徒修道的条件是怎样?
  答:归依三宝,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依靠之处,更不归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与神庙,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奉行五戒和持斋。持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己的生活,即过午不食,不涂香装饰和歌舞观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遵守三归、五戒和持斋,对人努力行善,对自己清净身心,这就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标准。实际上有不及这个标准的,也有超过这个标准的。佛陀对在家信徒有许多世间法的教导,如对善生童子详细讲了父母子女之间、师弟之间、夫妇之间、朋友之间、主从之间、僧人与居士之间的关系如何善处的问题;对青年跋迦谈到方便具足职业修养的完备,守护具足节约不浪费财物,善知识具足交结善友,正命具足正当的生活四种安乐法;对当时的国王们讲到如何处理国内政治与睦邻问题。大乘经典则广说在家菩萨应当怎样修六度、四摄等等。

  问:事实上出家不是象你前面所说的那样严格吧?
  答:事实上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区,僧伽中存在着滥收徒众、滥传戒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久已引起佛教界的忧虑。从历史的情况来看,佛教最兴盛的时代,并不是僧众最众多的时代;相反的,僧徒太多的时代,往往是佛教衰坏的时代。如唐代初年曾大量淘汰僧众,玄奘法师时代出家很严格,要经过考试,当时玄奘为取得出家资格,还曾经过了困难的手续,但是佛教当时最为灿烂。这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普通文章[图文]加拿大、澳大利亚…
    普通文章佛教圣地五台山许愿记
    普通文章游佛国五台山有感
    普通文章世人关注五台山尼姑庵
    普通文章北京怀柔朝阳寺将举办中…
    普通文章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普通文章[组图]佛教四大吉花都是…
    推荐文章谈中国茶文化中儒释道思…
    普通文章茄子十吃方法大推荐
    普通文章佛教八大宗派序
    最 新 推 荐
    推荐文章五台山农民著书留住失传…
    推荐文章[图文]16尊云冈石窟流失…
    推荐文章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一…
    推荐文章山西省慈善总会捐款 600…
    推荐文章峨眉山佛协"爱国教育红色…
    推荐文章山西省慈善总会将开展疾…
    推荐文章辽宁葫芦岛华严寺朝山团…
    推荐文章“佛门三宝”齐聚南京四…
    推荐文章唐山发现一寺院遗址出土…
    推荐文章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
    相 关 文 章
    佛陀的祖国为什么会灭亡
    佛陀的沉默
    佛陀传音乐剧明年步入巴…
    伟大的佛陀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