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五台山旅游门户网 >> 佛教文化 >> 佛教学院 >> 深入般若 >> 文章正文
  佛乘宗要论(纯正的佛法)           ★★★
佛乘宗要论(纯正的佛法)
作者:佛宇 文章来源:五台山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 21:52:55
本论上篇  纯正的佛法
 
  佛法本不可说,更不可分类为说;兹则因言遗言,权假方便,但使说者易达,闻者易明,非可执为定论。且分为纯正的佛法、应用的佛法以说明之。纯正的佛法者,从佛法一方辨其悟理修行之事,而未及其与人间之关系,分为四章。
 
第一章  纯正佛法的分类
 
  闻解之教理不同,修证之行果有异,而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别。小乘者,功在自了,纯为超出世间的,其说略见序论。大乘则功在度世,故为超出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兹先说小乘,分七节说明。
 
第二章  小乘
 
  第一节  小乘的宗要
 
  小乘为超出世间的,必先将一切世间之法打破。欲求打破,必先了知。已了知而打破,然后可得解脱,其主要之点在是。
 
  第二节  了生死为因
 
  了有二义,曰了知、了脱,此则由了知而求了脱也。如平盗然,必先了知盗之所在,及其人数多寡,内容如何,如是种种明晰无余,然后盗可得而平。了生死亦复如是。本节所言,即观察一切世法而得真确之了知也。
 
  一  生为苦本
 
    ┌贪 嗔 痴 等 烦本┐
生为┤杀盗淫妄等恶业本├────故生为苦本
    └病 老 死 等 苦本┘
 
  生之最初相为得命,故亦称生命。乃推其源,则由过去世无明业力妄动而来。既生而有身,则所以保卫维持之者无所不至,直接之需求则求衣食住,间接之需求则金钱等动产及不动产。从流而下贪欲丛起,则权利威势随之,又再扩张,则欲据此大地为己有。一有不得转成嗔恚,得而患失尤见愚痴。由此贪得无厌不能自己,杀盗淫妄任意造作。及至业力已成又种未来之因,而成异熟之果;以致生生相续无有已时,业系苦相永无断绝。无非以生为本,而病老死等尤其著者。故小乘之第一步,即当了知此‘生’实为众苦之本也。
 
  二  遍观世间皆无常苦空无我不净
 
    ┌一切法无我………………………统一切法
    │一切心行无常……………………心法心所有法
遍观┤自他一切身不净…………………色法
    └身心一切受是苦…………………心所有法
 
  此中空与无常二义已见上章。又除空义外即四念住,而次序稍移。兹先释不净,即观身不净。净、是美好之义,吾人习有此身,固已爱而不知其恶。然以小乘正念观之,自始至终无可美者。身之最始厥为住胎,父精母血和合而成,殆无净美可言。及至出世粪秽时遗,涕尿交流,亦无洁净。继而长大,体态端好,容光焕发,似可美矣;然而详审谛视,外则汗液垢腻沐浴不去,坐令巨万微虫昼夜啮肤,内则五辛杂投荤浊备蓄,自内而外,无可净美。其似可美者,仅此泡影色尘,自诳眼识,而况恼人暮景转瞬即至,则并此似美之泡影,不能久持。血气内衰,精神暗损,发苍齿落,肌瘦肤黄,百病丛生,而有四大将散之兆矣。及至寿暖识尽,颜色先变,肌肤次之,脓血杂流,筋骨灰散,茍云有余,绝非净美。是知吾人色身,从始有至于灭尽,皆为不净。推自及他无不皆然。而世之宝爱色身,不惜自起烦恼造作恶业者,诚无谓矣。
 
  苦、即观受是苦。受、即感受义,兼通于身心。依俗谛言,身有乐受、苦受、舍受,心有乐受、苦受、喜受、忧受、舍受。舍者、不苦不乐不忧不喜也。如下:
 
                        1、乐
    ┌身→1 2 5         2、苦
  受┤                  3、喜
    └心→1 2 3 4 5     4、忧
                        5、舍
 
  夫受为五十一心所法之一。众生之受,实唯是苦无有喜乐。盖因无明妄动而生,念念变迁,时时流动,无非趣向无常而行,完全是苦。虽依俗言有乐受、喜受,然均系对待之辞,能令苦与忧暂时休息,则名之曰乐曰喜,不知一转念间,其苦更甚,譬之人有疥癞,以手搔之暂止痛痒谓之为乐,一停手间加以红肿,其苦益甚。
 
  无我、即观法无我。我具四义:曰、独一个体,曰、真实非假,曰、常恒不变,曰、自有主宰。四义具足,谓之有我,茍缺其一,我义不成。试举人言,有个体,又似有主宰,而真常之义万难成就。盖人由精神物质和合而成,刹那刹那迁变流转,又视业力久暂,即便坏灭。由是推自及他,从人至物,有情无情,乃至木石瓦砾,小而勺土,大而地球,显而万用,微而万法(世间出世间一切生灭不生灭法),一一求之,皆无我义,是故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诸义,遍于世间一切所有。兹再分目言之:
 
甲、五蕴六大十二处十八界
 
    ┌─色────色──物质──┬──相状假现─┐
    ├─受──┐                └──体性空寂┐└┬──一心生灭
五蕴├─想──┤                              └─┼─┐
    ├─行──┤                ┌──业用幻有──┘  ├一心真如
    └─识──┴─心──精神──┴──体性真实────┘
 
  蕴乃藏义、积义、聚义,言非一法故。亦谓之阴,阴乃障蔽义,能阴覆真如法性故。其名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中色蕴属色法,即物质:余四蕴属于心法,即精神。心法分四而色法仅一者,盖对迷执于精神深、迷执于物质浅之人,而破其我见故。譬如有人执著有我,其初必在色法指其身体为我,如是则可问之曰:尔执身体是我,将谓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六腑、五脏、皮肤、血液、筋络、神经,如此等等一一是我耶?抑谓其一是我其余非我耶?一一是我则我非一,其一是我其余非我则身不存在?如是此人必瞠目结舌不能对。而后喻之曰:身体者,众法和合之假相耳(上就空间观察下就时间观察)。且人自生而有身、而婴儿、而孩提、而幼稚、而壮大、而衰老、乃至于死,此身乃年变月化日迁时异而刹那不同,念念不息,夫过去者已往,将来者未至,现在者不住,如此种种将执何者为我耶?其不能对一也。喻之曰:此连续之假相耳。
 
  又如此人已知物质方面无我存在,乃转执精神为我。其执精神之心且较物质为深,则可以心法一一破之。受即感受,为心所法之浅显者,最易执著。假如此人作是语曰:身体非我,此感受之知觉当是我矣?喻之曰:受有乐苦喜忧舍,为乐受喜受是我耶则苦与忧受非我,苦受忧受是我耶则喜与乐受非我,舍受是我耶则苦乐忧喜诸受俱非我;如云俱是我则成多我,是皆不可能。不知受乃心境相对之作用,现在过未刹那不住,离此作用受无自体,不可执为我也。假如是人又进而执想为我:想谓思想,所以取名相、辨道理、明是非,如是之心,非我而谁?喻之曰:想者,外受名色,内含义理,而为心之影相,其所缘在六尘境界,不可执以为我。如依色尘而辨青黄赤白,依声尘而辨高低大小,依香尘而辨清浊浓淡,依味尘而辨酸碱苦辣,依触尘而辨冷暖滑涩,如是不可执一是我,更不可执一一俱是我。假如此人又进而执行为我:行者,谓有意志而发于行为,是主宰在我,当可称为我矣?喻之曰:行有善恶无记等类,如云有我,不应或善、或恶、或为无记。离此种种,不名为行。且人之行为类多无记,良由不觉冲动即见诸行,善恶未暇自辨。故行有行动迁流义,忽此忽彼义,盖假和合连续之假相而立名;实则无自体性。又如此人已知受想行不可执著为我,乃传而求此受想行所由起之精神自身谓之为我,则识是也,此识当指第六意识而言,已达近世心理学最深之域。所谓有意识无意识一语,即云有无主宰。换言之、即我是也。不知意识内依末那为依,外依前五识为用,其所分明了知,全在五尘落谢影子,既无体性何可执为我耶?是故物质精神皆为无我,我之意义,不过对待称谓之假名。如我对人曰我,人亦自称曰我,犹东与西相对立名,非有一定之处所而可谓之为东与西也。
 
  本表于色法物质下,则注明相状乃假现,而体性本空寂,于心法下,则注明业用乃幻有,而体性本真实。物质上假现之相状,与精神幻有之业用,则属一心生灭;物质上空寂之体性,与精神上真实之体性,则属一心真如。了证此义,本属大乘事,而非小乘智之所及,因论及此故并列之。
 
  又色心二法并举,则世间一切法皆破矣。下表均同。
 
    ┌─地────┐
    ├─水────┤
六大┼─火────┼─色
    ├─风────┤
    ├─空────┘
    └─识──────心
 
  上之五蕴、色法一而心法四,此言六大、色法五而心法一。盖对迷于物质深、迷于精神浅之人以显一切法无我之义,当机说法之妙用也。大者、周遍义。世界一切法皆不出乎此,故云六大。地者坚质、水者流质、火者热力、风者动力,火与风又谓之气质,空者、无处不遍,除地水火风体质之外皆为空,空为眼识所见,又为人生感觉之触法;五者本无体相,皆为吾人心中分别之境界、思量之境界,而分别思量此境界之具,则谓之识。识何以名大?因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故识亦大。凡有地水火风空之处,识亦随之,故谓之大。世间一切法除矿物等只有五大而无识外,一切有情皆具六大。故六大能包括世间一切法而无遗。仔细考察,则知世间一切法只有六大而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普通文章[图文]加拿大、澳大利亚…
    普通文章佛教圣地五台山许愿记
    普通文章游佛国五台山有感
    普通文章世人关注五台山尼姑庵
    普通文章北京怀柔朝阳寺将举办中…
    普通文章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普通文章[组图]佛教四大吉花都是…
    推荐文章谈中国茶文化中儒释道思…
    普通文章茄子十吃方法大推荐
    普通文章佛教八大宗派序
    最 新 推 荐
    推荐文章五台山农民著书留住失传…
    推荐文章[图文]16尊云冈石窟流失…
    推荐文章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一…
    推荐文章山西省慈善总会捐款 600…
    推荐文章峨眉山佛协"爱国教育红色…
    推荐文章山西省慈善总会将开展疾…
    推荐文章辽宁葫芦岛华严寺朝山团…
    推荐文章“佛门三宝”齐聚南京四…
    推荐文章唐山发现一寺院遗址出土…
    推荐文章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
    相 关 文 章
    佛乘宗要论(一)(绪论)
    佛乘宗要论(一)(绪论)
    佛乘宗要论(应用的佛法)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