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五台山旅游门户网 >> 旅游资讯 >> 五台山文化研究 >> 文章正文
  五台山名僧         ★★★
五台山名僧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五台山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8 23:30:29

五台山名僧

  慧 远 (334~416),东晋高僧,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原平市大芳乡茹岳村)人。21岁时,与其弟慧持到河北曲阳恒山拜道安为师,精研“般若性空”之学。太元六年(381),登江西庐山,住东林寺传法,并创结莲社,提倡念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被后世尊为净土初祖。他曾在五台山萨埵崖结草为庵,弘扬佛法。

  昙 鸾 (476~542),北魏雁门(今山西代县)人。14岁时出家于五台山佛光寺,终年诵读内外经书。后游名山,行至洛阳,逢印度大法师菩提留支,授以观经,法道大进。从此广行教化,注释经义,行医治病。后返北魏,魏主尊其号为“神鸾”,敕住并州(今太原)大岩寺,晚年移住交城玄中寺。昙鸾发展了净土宗,著作有《往生论注》、《无量寿经论注》等。

  灵 辩 (477~522),幼年出家于悬瓮山(今太原天龙山),专研《华严经》。北魏熙平元年(516),顶戴《华严经》到五台山,行道五顶之间,足破血流,曾无少怠。一连三年,精勤如一,终于悟通“华严法界七处九会”,为解释《华严经》造论100卷。从此誉满魏境,被孝明皇帝请于式乾殿,敷扬奥旨。后终于清凉山。他是佛教史上注疏《华严经》的第一位高僧,对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法 聪 (468~559)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俗姓梅。8岁出家,为襄阳景空寺僧人。自小精心苦修,穷研经论。25岁时东游嵩岳,西涉武当,北至五台山北山寺,为众僧专讲《四分律》。门人道覆录为《四分律疏》六卷,传于后世,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解释《四分律》的著作。他为五台山北山寺戒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道 宣 (596~667),润州丹徒(今江苏)人,俗性钱。16岁落发,入日严道场。约20岁时,到大禅定寺依智首受具足戒,研读《四分律》,专研律学。后在终南山建立戒坛,传授具足戒,成为南山宗主,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常四方云游,曾到五台山,在中台弘律传戒,整顿五台山学风,使五台山律学转变为律宗。道宣创宗之后,戒坛遍于全国,五台山拥有了中国北方著名的戒坛。

  解 脱 (?~653),五台人,隋末唐初高僧,华严宗的先驱之一。初出家于五台山昭果寺,后定居于五台山佛光寺。其时华严之学大盛,解脱精研华严,在寺弘传佛法近50年。因他德行高洁,慕名而来听讲者日达万人。他重修了佛光寺,扩大了五台山佛教的影响。

  慧 祥 唐代高僧。乾封二年(667),与狮子国僧释加密多罗同登五台山。总章二年(669)又上五台山送玉石舍利函,驻锡2年。调露元年(679),撰成《古清凉传》。该书为最早的五台山志书,因其所记为亲眼所见,又考证了往昔文字记载,编写认真严肃,故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窥 基 (632~682),京兆长安人,俗姓尉迟,伯父是唐代名将尉迟恭。贞观二十二年(646),玄奘收其为弟子。曾参与玄奘译场,同玄奘合译《成唯识论》、《唯识二十论》等八十卷,本人著述宏富,有“百部疏主”之称,并创立慈恩宗。唐永隆年间,至五台山礼佛,住一年多,开创了五台山的唯识宗派。

  佛陀波利 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僧人。闻中国五台山文殊灵迹,于唐仪凤元年(676)到五台山,虔诚礼拜。后返本国,取得《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梵本,于永淳二年(683)再来长安,奏闻高宗,奉敕与正顺译为汉文。译成后又上五台山,隐居于金刚窟,从此不出。是来五台山的第一位外国高僧。

  隐 峰 唐代福建邵武人。幼年出家,初侍马祖道一,又与石头和尚谈经论道。元和十一年(816)自衡山登五台,弘扬洪州宗旨,在五台山开辟了洪州宗禅宗道场。行为怪诞,自在洒脱,寂时立化于五台山,传为佳话。

  不 空 (705~774),具名不空金刚,名智藏。原为北印度人,自幼随叔父来中国,拜金刚智为师,学习密教。与罗什、真谛、玄奘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师,是中国密宗创始人之一。大历二年(767)派弟子含光到五台山造金阁寺,继又造玉花寺,并奏请于金阁寺等五寺各置定额僧21人。此后,金阁寺遂成密教中心。大历五年(770)亲自到五台山修功德,为普及文殊信仰,奏请在天下著名寺院都建文殊阁,作为五台山主道场的支院。寂时遗嘱将自己的一切私财施舍予金阁寺与玉花寺。

  含 光 不空弟子中的六哲之一。永泰二年(766),同天竺僧纯陀至五台山修建金阁寺与玉花寺。含光为金阁寺第一任住持,开坛灌顶,广度四众,传授密法,弘扬密宗。大历二年(767),奉不空之命在清凉寺造大圣文殊阁。大历四年(769),把长安先天寺东塔院辟为金阁寺下院,从而把五台山佛教的势力扩展到了长安。

  澄 观 (738~839),唐代高僧。字大休,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大历十一年(776)到五台山,寓于大华严寺(今显通寺),应寺主之请开讲《华严经》。从兴元元年(784)正月开始,在大华严寺七处九会殿撰写《华严经疏》,4年完成,共60卷,即现存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贞元十二年(796),唐德宗礼迎入京,命与般若三藏一起译出40卷《华严经》。贞元十五年(799)诏授镇国大师称号,任天下僧录。元和五年(810),召入内殿讲经,赐号清凉国师,并赐金印,令主持全国佛教。穆宗、敬宗相继封大照国师,文宗又加封大统国师、七帝门师。后世尊为华严四祖。由于他长期居住五台山,使五台山成为华严宗的重要阵地。

  法 照 蜀人,从衡山弥陀和尚学习净土,创五会念佛,人称“五会法师”,影响甚大。唐代宗尊之为国师,净土宗尊之为四祖。大历五年(770)至五台山礼佛。贞元十五年(799)兴建了具有六院(律院、库院、华严院、法华院、阁院、佛殿院)规模的竹林寺。律院的万圣戒坛,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二处戒坛之一,远方僧侣多来此受戒。法照对弘扬净土,发展五台山净土宗起了很大作用。

  圆 仁 (794~?),俗姓壬生氏。开成三年(838)以请益僧身份由日本入唐,于开成五年(840)四月二十八日到五台山,从大华严寺志远受天台教义,巡礼5个台顶,游览了竹林寺 、金阁寺、法华寺、灵境寺、菩萨寺等处,凡50天,于7月7日离五台。大中元年(847),他带经典800多部及多种佛像回国,传台密二教,为日本天台宗第五代座主,后世称慈觉大师。他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翔实地记录了在唐的见闻经历,是中日佛教关系史的珍贵资料。

  延 一 宋代五台山僧人,俗姓郗,号妙济大师。为赐紫沙门,任大华严寺坛长,住真容院。于嘉祐年间,用三个月时间撰写成《广清凉传》,计4.5万字,较《古清凉传》增加了唐初以来佛教的新资料。资料丰富,内容充实,为广泛宣传五台山、发展五台山佛教事业做出了贡献。

  真 宝 俗姓庞,雁门代州人,法号洪济大师。青年时期出家于五台山太平兴国寺。北宋末年,任五台山僧正司僧正。为抗击金兵,真宝在五台山组织僧众习武练功。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攻代州城,真宝率僧兵协助官兵守城。代州知州投降,真宝率兵退守五台山区。后因寡不敌众,真宝力尽被擒。金兵劝降,真宝云:“吾既许宋皇以死,岂当妄言也?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