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五台山旅游门户网 >> 旅游资讯 >> 五台山文化研究 >> 文章正文
  五台山寺院         ★★★
五台山寺院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五台山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8 23:11:47
。 

  ●灵应寺

  台怀镇南有一座小山,名梵仙山,一作饭仙山,海拔1842米。山上建有灵应寺,占地1092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碑记,明代曾修,现存为清代建筑。此寺又称大仙庙。正殿有上下两层石洞,下层洞供佛像16尊,上层洞为大仙殿,供老仙5尊,传说是得道成仙的千年狐狸。《古清凉传》载:“传云,昔有人于此饵菊得仙。”现在尚有僧人居住,是宗教活动场所。

  ●竹林寺

  在中台南车沟竹林寺村西南。《清凉山志》卷四载,唐僧法照于大历五年(770)至五台山,在佛光中见到化竹林寺,后依所见创寺,即名竹林寺。据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当时寺院规模很大,有六院:律院、库院、华严院、法华院、阁院、佛殿院。还有万圣戒坛,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二处戒坛之一。圆仁曾在此参学半月,故此寺在日本佛教界颇有影响。寺内存有一石碑,正面书有“日本天台入唐求法沙门圆仁慈觉大师御研钻之灵迹”。现存楼阁式砖塔,8角5层,高25米,建于明弘治年间,雕琢精美,为重要文物。

  ●镇海寺

  位于交口南里许的清水河西岸山嘴之下、石丘之上,坐西向东,同万缘庵隔河相望。相传此地原有一海眼,建寺镇之,故名。寺周山峦起伏,松柏苍翠,加之风起时响声如涛,被誉为“镇海松涛”,为五台山有名的景观。寺建于清初。占地 16100平方米,殿堂房舍百间,有清建章嘉活佛墓塔。清代后期至民国初期,清封章嘉活佛住于寺内,统管北京和西宁、五台山黄教,在佛教界具有很大影响。

  ●明月池

  位于台怀镇南6公里处清水河东畔的山坳,占地2280平方米,有殿2座、房30余间,规模不大,却是一处青山绿水、碧树掩映、幽静清雅的著名古刹。本名观海寺。《广清凉传》卷上载:“东台南足南岭上有观海寺,内有明月池,方圆一里,水深八尺,虽在晦朔,月影中现。”因此奇观,寺亦称明月池。创建于北魏,现存为清代建筑,池泉亦已砌成小井。寺南山上有金刚宝塔,高12.4米,4面,腰方颈细,类似鞭节,造型独特。

  ●白云寺

  位于台怀镇南10公里的南台东南脚下。考寺内碑文,创建年代当为明代。清代,白云寺为皇帝巡台的“坐落”休憩之所。原建筑已毁,90年代成为尼寺后,又迁址重建。新址在佛母洞沟口,占地5000平方米。计划在南北中轴线上建三重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东西两廊建八堂、五寮、两殿、两塔。现已建起三圣殿5间,面宽26米,进深15米,内供木雕阿弥陀佛像2.9米,观音、大势至菩萨像高2.7米,殿与塑像均高大雄伟。 

  ●千佛洞

  俗称佛母洞。是岩洞,也是寺院,在南台东北崖畔,距台怀镇12公里。据《清凉山志》载,明嘉靖末,僧道方夜至此见神灯,后造石佛于洞口。洞为石灰岩形成的天然山洞,分内外二洞。外洞阔大,宽5米,高4米,供有明代石佛像。深处有小口通入内洞。小口扁窄,仅容一人勉强通过。内洞呈葫芦状,可容六、七人。洞壁有人体肋骨、五脏六腑形石乳、石笋。故进此洞人称之为“投入佛母胎”,出此洞称作“佛母重生”。 

  ● 狮子窝

  亦称狮子窟,位于中台西南的狮窝梁。《清凉山志》载,“昔人见万亿狮子游戏其中”,故名。万历丙戌(1586),僧智光等约53人构屋结社,立十方净土院。时高僧云集,远近闻名。万历二十六年(1598),神宗遣官修建藏经楼阁,二十七年赐寺额曰“大护国文殊寺”。现存明建琉璃塔一座,高35米,13级,光鲜晶亮,是珍贵的文物。

  ●吉祥寺 

  俗称清凉桥,位于繁峙县富家庄东1.5公里处、中台南麓,海拔2440米。创建于北魏,清末民初重修。占地2600平方米,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宝殿等。文殊殿供灯笼文殊骑虎像,为五台山所独有。传说康熙皇帝到五台山寻找出家的父亲,路经此地迷失方向,由一提灯笼的老者引进此寺。一进山门,老者倏而不见,第二天在殿内见手提灯笼的文殊菩萨像,方知昨晚引路老者就是文殊菩萨。于是告寺院住持,将文殊殿改名为灯笼文殊殿,把引路的文殊封为灯笼文殊,把路过的木桥叫做清凉桥。

  ●清凉寺

  位于五台山中台南 20公里清凉谷岭畔,始建于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为五台山最早的寺院之一。长安二年(702),武则天自称神游五顶,敕命重建。唐宋两代,曾于此设管理五台山佛教事务的僧正司。当院有清凉石,“厚六尺五寸,围四丈七尺”,传说为文殊菩萨说法之座,称“曼殊床”,“能容多人不隘” (《清凉山志》卷二),是五台山一景。原建于“文化大革命”中毁坏殆尽,现新修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三大士殿。

  ●秘密寺

  亦名秘魔岩、大寺,位于繁峙县岩头村东3公里维屏山中的岩山。岩山“石屏横列,紫色参天,细草烟痕,皆堪题画”(清光绪《繁峙县志》),人称“岩山叠翠”,为繁峙十景之一。寺创建于北齐,由比丘尼法秘所修,唐武则天时由辟闾崇义扩建,后木叉和尚藏修,开辟为禅宗道场。昔围绕大寺有三十二庵,现存中庵和西庵。中庵东北有著名的龙洞。

  ●圭峰寺

  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安头村的凤凰山中,因前临50米高的凤头山,亦称圭峰,故寺名圭峰寺。寺周风景秀丽,有凤凰洞、滴水崖、白马石、绞纹柏等许多景观,寺不大却闻名遐迩。始建于隋,明称万圣圭峰寺。占地1000平方米,分上下两院。原有佛殿、伽蓝、关帝、祖师、吕祖、药王、圣母等殿堂及山门、钟鼓楼、僧舍等,1964年遭火灾,一部分建筑被毁。1985年通愿法师在这里讲经,重修了正殿、东楼、东殿,新建了南殿、僧舍,寺貌大为改观。

  ●楼烦寺

  坐落在东晋高僧、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的慧远故里——山西原平市大芳乡茹岳村。寺系后人为纪念慧远而建。初以寺内有胜井泉而名胜井院,北齐时以寺在当时的楼烦城而改名楼烦寺。原为一座宏大的寺宇,历代不废修葺。惜于后来被拆,现仅存山门、碑幢等物。其中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立《重塑慧远禅师像碑记》,线刻着慧远像,记载了慧远生平及有关传说。

(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

  ◎五台县管护寺院

  广华寺 位于台怀镇东北里许处,建于清代。现重修了主要殿堂,住藏传佛教尼众。

  宝华寺 位于台怀镇北约3.5公里处的塔儿沟。明建,原名杂花庵,清光绪年间改称宝华寺。寺内有燃灯佛母塔,又名西藏飞来塔,传说塔基在西藏,塔身在西宁塔儿寺,塔刹则飞来五台山塔儿沟。

  凤林寺 在中台凤林谷,距台怀镇约8公里。明“嘉靖间,彻天和尚卓庵……万历初,道闻于上,改建为寺,额曰凤林”(《清凉山志》卷二)。现已重修为二层高台院落,三重大殿。

  灵峰寺 位于台怀镇南杨柏峪村。创建于唐。原规模很大,殿建已毁,只留一座造型奇特的“佛日圆明古州和尚舍利塔”。1996年,普化寺住持妙生发愿重修,现已建成五方文殊阁、万人观佛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