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五台山旅游门户网 >> 贵宾留言 >> 查看留言
  切换到留言本方式 精华留言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查看所有留言 签写新的留言
留言模式:游客模式  查看模式:讨论区方式  发表模式:审核发表   有182条待审核
主题::求得慧心五台归 :2010-7-17 9:37:37


用户
zhchyun819

求得慧心五台归

                                                   张春耘

1、情历大悲思大智

 

自去过普陀山,见过了观世音菩萨,情历大悲,写过《普陀山悲观音泪》的游记散文,成为很多观音文化中的沧海一粟;我就想把四大佛教名山兜游一圈,把四位菩萨拜访一遍,而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与文殊菩萨自然的就成了所余三家之首,我渴望再能心经大智。首先,因为我是感性的,我嗜好文字——虔诚并痴迷,我希望我能在文字方面有所殊行,因而“文殊“这两个字莫名中对我有无尽的引力。同时,我也是理性的,毕业于工科院校,从事的是理性工作,我一直用的一个笔名就是“耘智”,希望自己耕耘智力能在世间留得一些经验感悟和体会的只言片语给他人以启迪与提示,慰己且励人,这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志趣所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文殊菩萨是大智。许多人都曾笑话过我“耘智”象个和尚的法号,但我也不以为然,因为朦胧中那说明我与佛的缘。此外,按照西方星座的说法,8月份出生的我是狮子座,而文殊菩萨的坐骑亦为一狮子,象征着智慧的威猛。我想这也都多少增加了我对大智文殊菩萨的向往与想见的渴望。

 

2、置身台怀看五台

 

20047月,五台山之旅终于在一次《宁波日报》社组织的内蒙——山西考察研讨活动中,我如愿成行了。告别内蒙古灰腾锡勒大草原,一路奔波,经大同,入太行,过雁门,穿谷绕山,我带着寻找智慧的心,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了五台台怀镇,下榻于五峰大酒店。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隅,连绵太行,横跨晋冀,由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环抱而成,顶无林木,如垒似台,故名五台。五座主峰以五方命名,分别为东台望海峰、北台叶斗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其中,东台、北台、西台、中台为一列山脉,南台为峰,五座台顶各具景观。而五台山的中心地区因地处由五台形成的怀抱之中,因此称为“台怀”,是一个山水环绕的秀丽山镇。形胜于体,大势有大意,置身台怀,环览五台,我觉得与一般佛门胜地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的“穴”格局不同,五台山从地势上更象一五指翘起并拢的左手掌:东台望海峰为小指,北台为无名指,中台为中指,西台为食指,四山相连成一脉,南台则相对独立,为大拇指,而台怀镇寺庙林立所在是手掌心所在,顺山而下的清水河则是主要的手纹线。当然就高度而言也许与手指并不完全匹配,如北台最高而中指最长,但作为中指因成佛印向中间靠拢而弯曲使高度减降,也完全在情理之中,重要的是形若左手掌亦无形中代表了文殊是释迦佛左肋士的佛位。佛心观自在,无声胜有声,我不禁为自己的发现而如伽叶般的捻指微笑。五台山山势雄伟,峰高谷深,可谓心怀高远又虚怀若谷。台怀在于一种“怀”,作为一种博大与包容,五台山在地理上已经为精神的积聚奠定了先天的基础与气质,我想也许这才是五台山最大的风水所在。

“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五台山是清凉世界,也是金色世界。五台山的庙很多,既有汉地佛教寺庙,又有藏传佛教寺庙,不仅保留与汇集了各个时代的寺庙建筑,也更融汇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不同的佛教派别。兼容也是一种智慧,我想:也许这才成就了其“青黄两教共一山,和尚喇嘛同诵经”的佛教中心地位。据说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第二年就上了五台山——显通寺的前身与洛阳白马寺仅相差一年。五台山的寺庙在唐代最多时曾达到360多所,现在也是我国保存寺庙最多的佛教名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台怀镇的“五大禅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目侯寺,这也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大方广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据说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曾名清凉山的五台山是唯一具有记载与佛经出处的。对于此,我觉得只能说是冥冥注定,天造地设,机缘巧合了。大千世界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融,也是无所不有的,任何想象在不断的发现、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拓展中,总可以找到其注脚点的。

 

3、菩萨顶上拜真容

 

第二天一大早从五峰宾馆用过餐,我们乘车到了菩萨顶。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富丽堂皇,也是最大的喇嘛寺,是众多黄庙之首。它坐落在五台山中心区灵鹫峰顶。灵鹫峰顶,传说就是文殊菩萨居住、说法、演教的地方,故此而称菩萨顶。五台山之所以成佛教名山与菩萨顶下的灵山——灵鹫峰具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里被最早的西来者认为与西方的灵鹫极其相似的,而奉为佛家宝地的。菩萨顶的寺名叫“大文殊寺”,俗称“菩萨顶寺”。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真容院”,这个称谓还有一段神话故事。相传寺庙建成时,有一名叫安生的塑工不招而来,请求建寺的高僧讲述文殊菩萨的真容,高僧说:“佛法无边,大圣德像我又怎么说得清呢?”于是他们共同祈求菩萨显身,七天后,忽于云际显现金像,逐图模塑成佛像,因此而称真容院。心诚则灵,这个传说不仅让我了解了菩萨顶的特殊之处,更让我一路上寻寻觅觅,并不是心里真的想有什么奇迹出现,或者见到佛光,或者见到修行深厚的老僧,甚至见到文殊菩萨的显灵,但是我想能够一睹“真容”,怀着求真的心在礼佛的过程中可以多少得到一点真知灼见。

菩萨顶是按皇家的宫廷造型营建的,十分壮丽,殿宇上覆盖着黄绿蓝三彩琉璃瓦,金碧辉煌,雄冠台山。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只有皇家建筑才能覆盖黄琉璃瓦,据说这是清朝政府特别的恩准。但是,我想这应当不是出自其对佛教的真心推崇,主要还是用来作为自己行宫的原因。从后门走进寺院,里面有很多的红衣喇嘛,我们沿着楼与围墙形成的夹道到达了大锅院。院内有铜锅三口,铁锅一口。几口锅之大令人叹为观止,直径均在两米左右,而深有一成人的高度,怪不得传说中的小和尚在里面刷锅就上不来呢。这大锅,据说只有重大佛事才用。带着对“大锅饭可真是够大的了”的赞叹我走进了有康熙“五台圣境”御坊的文殊殿院。文殊殿是一座典型的宫殿建筑,豪华尊贵,壮丽而神奇。殿顶覆盖黄色琉璃瓦,正脊中间置铜宝瓶,殿内正面供奉着“三大士”,左观音,右普贤,中间就是这里的主人文殊菩萨。塑像藏风浓郁,全都是按照喇嘛教的造像艺术造的。佛台上琉璃佛龛,华丽背光,三尊菩萨均戴五佛冠,黄金脸色,高鼻棱角,含睇若笑,臂膀插花,裸胸露腹,饰以璎珞,双手拢胸,或半跏趺于狮子背上,或结跏趺于双层莲花,持重而安详。其中,文殊好象在思索如何施慧于人;普贤好象在静虑如何开导众生觉悟;观音好象在凝观世间,应化各种知行,度脱众生苦难。凝视着塑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文殊菩萨的真容了,一时间我不禁无言以对,脑海一片寂静,不知道该祈祷什么,也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接受,只是感觉心地被菩萨的眼神全然洞穿,空净了很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许智慧就是莫名其妙的,而智慧的传授更是讲究心相印灵犀通,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直指人心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 “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许文殊菩萨在启示我:智慧的前提就在于空,心空则智慧可充满。恍惚中,我似乎明白了很多,也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迷茫中,我走出殿外寻找文殊殿的另一个神奇——滴水檐。据说文殊殿不仅阴雨天滴,而且晴天也滴,以致殿下石阶、石板形成了蜂窝状的小石坑,因此文殊殿也俗称滴水殿。但久觅不见有水滴,我不禁心中怅然。事后我才知道,这已经不在了,多少年前在修复的时候已经因无知而破坏了其檐下结构。唉,许多智慧的不存不是因为对智慧的有意扼杀,而是因为对智慧的无知。“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磬清彻,香烟缭绕,胜幡翩跹;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发南山,雪霁北巅。”望着殿前的对仗工整而意义明显的楹联,我在歆享文字中五台佛空间盛况与璇旎风光的同时,不禁感慨风雨沧桑,对滴水穿石心有所得:做什么事都要勤奋与努力,都要含蓄而坚持,只有含蓄才能得以水滴不断,也只有坚持才能得以水滴石穿。

文殊殿院的前面是大雄宝殿,主供释迦牟尼佛,是寺内喇嘛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佛坛之上横置三座须弥座,正中是释迦牟尼,左右分立迦叶、阿难;右尊阿弥陀佛;左尊为药师佛。另外殿内还供奉着藏传格鲁派创始人宗巴大师和他的两个弟子。也许是凡庙都有大雄宝殿的关系,也许是我心中此时过于专注于文殊菩萨的原因,我在大殿只停留了很短的时间。殿门口有一副对联给我印象颇深:“灵鹫鹫灵灵鹫灵,真容容真真容真”,我喜欢这样的文字游戏与格式,但说实在的,我觉得这副对联似乎放在文殊殿门前更为合适。院内有东西配殿各三间,东为金刚殿,我没有去,我到了西面的带箭文殊殿。传说是康熙皇帝在五台偶见有僧与妇女共浴于池,认为有伤风化,于是张弓射之,但不知去向。待到菩萨顶礼佛,康熙见文殊菩萨身上带箭,不禁叹曰“佛也如此”。对于此故事,我是颇为不相信的。同行的报社领导费主编是个和蔼而认真、纯朴而睿智的长者,也许是我书卷不离手的书生气给他留下了不错的感觉,一路上对我照顾有加也颇有许多共同语言。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时,在别人世俗的重复“佛亦如此”的暧昧爽笑中,他也不禁感到惊诧,眼睛中充满了不解。我想事情的真相也许是真的有不良僧而为,只是害怕受到官家的追查而转嫁于文殊菩萨以逃过劫难,佛大面子大嘛;也许是文殊未卜先知,为了保护佛家的声誉、平静与安稳,避免一只老鼠坏了一锅粥而惹得康熙以此来大闹五台,而显灵自己代僧受过。但是,我也觉得这也可能就是康熙皇帝的一个杜撰,“骑骏马,过皇庄,遇一女子,碾黄粱。轻起笤、慢簸扬,回首辄 步整客妆。汗流粉面花含露,坐拂蛾眉柳带霜。可惜这般风流女,嫁于谁家田舍郎?,他是为自己在台怀镇暗中招幸容貌出众的梅枝姑娘而文过饰非。是呀,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文殊菩萨“佛也如此”,作为其信徒的康熙如此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了。甚至通过故事,甚至还多少给自己披上了一点文殊的影子。如果真的如此,我想康熙真的是聪明,也许用“狡诈”二字更合适;同时,我也觉得康熙也真的是胆大包天,居然敢让文殊菩萨为自己的出格行为而垫背。此外,我想这也多少与藏传佛教有关,因为智慧是欢喜的,自然也就给文殊菩萨增加了一点的欢喜佛色彩。其实只要有童子之心,心中无浊,无论是和谁一起沐浴,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心无碍”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才是智慧的心态。我面对着带箭的文殊菩萨,我不禁想起了在杭州孤山、墓与西泠桥畔的江南名妓苏小小相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20世纪初著名情僧苏曼殊。苏曼殊集才、情、胆识于一身,融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于一体。在那个时代,以他的才情,他的胆识,时人少有能出其左右,但他却袈裟披肩风雨一生,半僧半俗地孤独一世。“一切有情,都无挂碍”,经过三十五年红尘孤旅,英年早逝的他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因爱情不幸,也曾流连于青楼之中,但他却能洁身自好,与青楼女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从文殊菩萨联想到苏曼殊,虽是因“殊”字而联想,但事实上文殊菩萨的梵文Manjusri,既称文殊师利,也叫曼殊室利的。我不知道苏曼殊是否因此而名,也是否到过五台山拜谒过文殊,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苏曼殊也是佛。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认为他们与我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虽然是我从世俗的角度比他们安逸,没有他们的波澜与苦楚,但是纯粹的心是我们所共有的。

大雄宝殿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过去的历代扎萨克大喇嘛住处与皇帝的行宫院,但由于前面我的思考耽误了时间,同行的其他人已经远远地走到了前面,我只得忽略放弃了。穿过天王殿和山门,就到了“人天相接处”的牌楼下。牌楼雄伟多姿,绚丽多彩,四柱三门,七个楼檐,中间高大凸起,四柱石条周匝,前后安设斜撑柱,立架稳固。檐下斗拱密致,檐上覆以黄绿两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交相辉映。牌楼中门的大匾上前后镶嵌着康熙的御书“灵峰圣境”,字体为颜欧合体,端庄凝重,神韵脱俗;两侧门上匾额龙飞凤舞,各种花卉、吉祥物等图案装饰得古香古色,为五台山诸寺木牌楼之最。牌楼前蹲卧着一对狮子,古朴大方。留心细看,就会发现左侧的那只石狮没有舌头。相传这对石狮常到寺院偷吃粥饭,被发现后,僧人便设计将尖刀藏在锅中将一只狮子的舌头割掉了,而后面的一只则幸免于难。从此,两只石狮再也没有偷食,一直守候到如今。看着憨厚的石狮,我对于这个传说表示怀疑,我想:不论是谁偷吃了早餐,作为和尚在锅中放刀杀生总是不太可能的,不符合慈悲为怀的佛理。我觉得这其中也许是为了掩饰一个疏忽或无奈:在整个石狮将要雕刻成功的时候,舌头位置的石头却坏了或者不符合要求,只得将错就错,顺其自然。同时,我也从文字谐音的角度揣摩:“狮”同“施”,“舌”同“舍”,我感觉“狮舌没有”的惊讶其实无形中倒是构成了“施舍没有?”的问候。因为不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游人与香客一定有人会给寺庙施舍,也有人没有施舍的,这也许作为佛家寺庙看门者的观察与表白。也许传说浅显易懂了,这反而是无人体会了。当然,这里面也许更有智慧启迪的深意:沉默是金,告戒来人不饶舌吧。但是不论如何,你不得不佩服对于石狮无舌的事实发生后,在文殊菩萨智慧的佛光笼罩下,时人因此而编撰的故事的巧妙。

牌楼附近是一个绝佳的览胜观景点,置身牌楼下,手抚门柱,回身四望,远处的山,山上的云,近处的清水河,雄壮多姿的寺庙建筑群,都收入眼中,深感“灵峰胜境”四个字点得妙。在牌楼之下就是自下而上的108阶台阶,按照佛家的说法,人生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并把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而菩萨顶一百零八级台阶,就代表着一百零八个法门。每踏一级台阶,意味着跨入一个法门,解脱一种烦恼。当你踏完一百零八级台阶时,就等于已把人世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全部踩在脚下,成了一个没有烦恼的人了。不过在行走的一定用心计数,而且只有正好数得108才是“无忧无虑”,数少了则是“烦恼不断”,而我数到108的时候居然还有一个台阶未走完,按照导游的说法,我这是叫“自寻烦恼”。但面对天梯尽处长长影壁上红色的大“佛”字,我没有感到一丝“自寻烦恼”的不快,我觉得这正是文殊菩萨对我忧郁性格的正确认识与点化,人生百年是不可能没有烦恼的,没有烦恼也就没有了去化烦恼的欢欣与愉悦了,关键是不能“自寻”,但是我却是经常徒生烦恼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对智慧与事业的追求以及生活的快乐指数,今日的验证让我对自己认识更清楚了,解得烦恼无心忧,这应当也是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

 

4、智深禅杖觉轻重

 

从菩萨顶出来,在半山腰我们到了鲁智深的演武场。按水浒故事的传说,鲁智深出家五台、大闹五台所在也就是这当时的文殊庙。“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我觉得当时的寺庙智真长老,能够认为鲁达“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而在戒律与管理上对其格外网开八方;虽然是师傅,但赐予了他与自己首字平行的法名——智深,而且临行前赠与鲁智深的“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的偈语也让他受用终生。从这个角度上思考,我觉得智真真的是一位大师,也真的心胸开阔。凡事后观,我认为也许智真长老应享有更高的尊重与怀念。

鲁智深的铜像高大威猛,前面摆着一条很重的禅杖,大概有100斤重,据说举8下就可以得到一件纪念品。也许由于抓点的把握不准,也许是此前在草原耗费体力太多的原因,我在试举1次之后只再举起了7次,虽然这已经让同行者惊讶,但我的感觉还是功亏一篑,遗憾不已。事后,我想这也许就是文殊菩萨在提醒我一切要点到为止适可而止吧。8下你已举到,得不得所谓的东西又有何关系呢?人生中其实更多的不是“举不起”,而是“放不下”,放不下则有牵挂,有牵挂则人生不会无碍而行。有此体会,这不是比得到什么物的纪念更值得珍惜吗?

 

5、遥望黛螺小朝台

 

“不登黛螺顶,不算游五台”,在下山途中一平台处,我放眼远眺,看到了远处的黛螺顶。巍巍高山的半山腰耸起了玲珑的一座小山峰,小山形如大螺,草木凄凄,一片黛青。山上云雾缭绕,山下寺宇在山林木间若隐若现,如半空中的刹土佛国。黛螺顶在五台山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其文殊殿内的佛坛上五台的五方文殊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东台顶的孺童文殊)一应俱全。相传乾隆屡次来五台山登台顶上香,拜文殊菩萨,都被风雨所阻。可乾隆又十分想拜五方文殊。他就下了道圣旨,命令黛螺顶的青云和尚五年之内想出一个朝拜五方文殊的办法。转眼间三年过去,青云和尚还是无计可施。一天,有个小沙弥栓柱小偷吃了贡品,犯了寺规,青云和尚便惩罚命令他三天之内想出一个朝拜五方文殊的办法。三天后,小沙弥栓柱想出了个办法:模仿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合塑于正殿,登黛螺顶就等于登五台顶,进正殿朝拜五方文殊等于朝拜五个台的五方文殊,问题迎刃而解。从此以后,游山僧侣到此寺五方文殊殿参拜,可代替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省去许多路径。当然这也有区别:五个台顶都到,拜过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为大朝台;不登五个台顶,只上黛螺顶,则称为小朝台。“不到黛螺顶,不算朝台人”,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乾坤大挪移而已,不过投机与偷懒了,但不可否认这也确实是善事:往今来冻死、饿死、摔死在大朝台路上的信徒不乏其人,去黛螺顶小朝台真的是简便了很多。

莫以人小而可轻,问题的解决不是出自博学成熟的高僧,而是童心未泯的小和尚,这让我颇为感慨,我觉得其中有更深的启示:那就是无论作什么事情都要要保持一颗童心,我想文殊菩萨拥有五簪童子像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同时,我觉得那个小和尚弥栓应当也算得上文殊菩萨的化身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几百年来,人们关注的只是他所解决的问题的结果,而没有给予他一个认可,对此我觉得着实是个遗憾。“朝廷畏死又昧心,青云投机且贪天。聪明智慧小栓柱,巧改朝台传于近。”我远眺黛螺顶,不禁望而兴叹。

 

6、悠古深思显通寺

 

显通寺的牌楼就在通往菩萨顶的路上,牌楼三门四柱,中间高,两边低,正面嵌着“大显通寺”蓝底金字的横匾,字体端庄,遒劲有力。牌楼过后向左一拐,即是显通寺的大钟楼。钟楼高大巍峨,上下两层,下层石卷门洞,正面上悬楷体金字 “震悟大千”的石匾,正如其意,字入眼帘,我心中就不由一震,似乎漫漫而来一种大寺庙才具有的扑面而出的不寻常感觉。钟楼上的幽冥钟据说是五台山所有寺庙中最大最重的一口铜钟,外铸楷书一部,字有万余,清晰可辩,重达有9999.5斤。钟声深沉悠长,我想自然而然佛音也就深入人心了。在钟楼背面的石卷门洞额上刻着“慈云普度”四个楷体金字,又让我心在钟的震鸣中感到一种如云般的轻柔。两副横匾,一前一后,相映成趣,似乎是佛在以既有力又有情的不同的方式在感化启迪在门洞穿行的络绎不绝的众生。

走过钟楼数十步,向右一拐就到了显通寺的第一道山门。山门坐北朝南,三开间,朴素大方,苍劲笃实,但是我觉得与显通寺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的一座寺庙,是五台山佛教享有盛誉的五大禅处之一和十大青庙之首的佛教地位相比,本门似乎还是小了点,不够气派,虽然我能感觉出一种大家的内敛。事实上确切的讲,本山门原本应当只是东院的正门。里面由南而北分别是五台山佛教协会和政府宗教处、显通寺的厨房和可容纳数百僧人同时斋餐的五台山最大的斋堂——五观堂。与东院相对称的西院原来是五台山的第一招待所,现在则是接待游方僧与居士的客房,据说很多国家领导人曾经下榻于此。我想:如果让我选择,也是喜欢住在这个地方的。

吃住分东西,中间是正院。从第一道山门在东院前向西行走几十米,就到了面东而开的正院山门。这第二道山门相对就魁威豪华多了,色彩也鲜明浓烈多了。尤其吸引人的是:在挂着“大显通寺”匾额的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碑身上,一边是大草字,一边是大草“虎”字,自由挥洒,一笔写就,字形具有龙虎的形象,为雷雨居士所书。据说,佛寺建址需讲求风水,除了靠山之外,总以左青龙、右白虎为佳,显通寺山门两侧,无此二山,故立此二碑为补。但寺庙中用龙虎把守大门,总让人觉得奇特。但是我觉得这只不过是后来的变化与补充而已。因为显通寺作为最早的五台山的寺庙,应当说是以中台为靠山,以东西两台为青龙白虎护山的。只是后来在台怀随着寺庙的增多与分化,尤其是后来黄教之首的菩萨顶在灵峰建立、发展与兴盛,将这种风水置于身下而专享了,黄庙也超越了青庙。风水是天然的,也是人为的,我认为这“龙、虎”二字其中应隐含着风水的自我调整,高人点化的背后也许是青、黄两派的角力。我觉得:康熙在显通寺挥剑试铜殿,让金殿的铜柱平添一道裂纹,并且让菩萨顶的庙顶使用黄顶琉璃瓦,都隐藏着清朝政府对黄庙的暗暗支持。但是,我想康熙也许忘了这里是青庙,不作好青庙,又怎么能护佑清王朝的千秋万代呢?青黄不接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危机。

显通寺正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前后有七层殿堂,左右禅房客房分列。庙宇深深,院内青石铺地,细草杂花,古树浓荫,香烟缭绕,梵音琅琅。置身其中,开阔高深之情我顿时油然而生。院最南端是五开间的清代观音殿,主殿内供奉是三大菩萨:观音居中,文殊、普贤分列两侧,因此该殿也称“三大士殿”。此外该殿所在也是过去水陆道场所在,所以也叫“水陆殿”。看着这里的观音,我不禁想起普陀山来,我想日本僧人慧锷也许就是从这里礼五台山而得观音菩萨像的吧,也才开始了以不肯去观音庙为起点的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发展吧。另外,在殿东侧还有“地藏王殿”三间,这真的让我感觉此寺庙的不凡与大度,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四大菩萨中似乎地藏菩萨总是被冷落,但是我觉得作为大行,地藏菩萨相对来说其似乎更象佛家的精神,“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誓言是多么的坚强与让人感动。

观音殿对面是文殊殿五间,单檐歇山顶,后置重檐抱厦,装饰华丽,宏伟壮观。门上方“大文殊殿”四个魏碑大字的匾额,气派非凡。前檐柱挂一木刻对联“德相非空非有应随机以恒周,法身无去无来住寂光而不动”,颇有禅意,而且贴切文殊菩萨的特点。殿内佛坛上供奉着7尊文殊菩萨塑像,正中是骑着雄狮的大智文殊,背后是甘露文殊,左右按照五台方向分布着五方文殊:东台顶聪明文殊、南台顶智慧文殊、西台顶狮子吼文殊、北台顶无垢文殊、中台顶儒童文殊。这顿时让带着虔诚的心踱入其中的我心中充满了愉悦,令我喜出望外。因为自菩萨顶下来自远观黛螺顶后,我正为自己不能拜谒五方文殊而遗憾,却不经想原来这里一应俱全,文殊俱在,而且更多。面对着文殊诸像,我不禁陷入冥想:文殊的不同法身一定有着不同的含义,也一定有智慧的真谛深藏其中。也许是文殊慈祥文雅的面容,也许还是我一贯说文解字的思维使然,我在与几位文殊若有所示亦无所示的目光、若有所言亦无所言的唇语的对视中,忽然觉得几位文殊的名字似乎就是智的诠释与对我求智的启示:东台聪明,而耳聪目明谓之聪明,也许是在说明智力的来源首先是来自于对外界的接受上的正确与敏锐;南台智慧,而实践出真知,真理应用来,这也许是在告诉人们智慧是来自于实践中的才干;西台狮子吼,狮子平时是沉默的,但却永远保持着一种“不鸣则以,一鸣惊人”的气势与实力,这也许是在重申在生活中“厚积而薄发”的道理,这或许还是佛家禅宗对悟的“顿喝”;北台无垢,人性只需不染而空净自现,这也许是在嘱咐我们只有保持一种心灵上的纯净,不受贪、瞋、痴、慢、疑五毒污染,不要自行招集起惑造业,才能自净其意而菩提影现;中台孺童,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童心者,绝假弃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人”。童心未泯有慧根,这也许是在提醒我们在一切的行为举止中勿要瞻前顾后,受世俗的沉积制约,使童心有障。“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智慧运乎之妙,存乎一心,我不知道我对五方文殊法名的解析是否是曲解,但是我想一个人也许只要领会与融会贯通了这其中的一个方面,那就一定是可以智力超群的,如果还能够综合,那一定是可以成就大智了,因为这朴素的字眼实在有太多的深意。在与五方文殊的神思中,我归心于中间的大智与甘露文殊,也七绝赋思总结出了自己的领悟体会:

感官世界需聪明,应用实践蕴智慧。

厚积薄发狮子吼;持心纯净无垢淀。

行为举止儒童般,五官端正心也关。

思维五念始终坚,大智一点五台山。

 

在菩萨众圣中,文殊是一位不寻常的菩萨。他虽然在菩萨之列,但三世都居在佛的果位,且在佛中有很老的资格。有的说他是七佛之师,有的说他是九佛之师,甚至说他是释迦佛的九代之祖等。本身是佛,可他为什么仍在菩萨之列呢?据说原因有二:一是文殊慈悲广大,誓愿弘深,为便于救度众生,成了佛也不舍菩萨之道;二是因为佛界有个规矩,一佛出世万佛拥护,文殊虽为九佛之祖,但也不搞“论资排辈”,当释迦佛出世之后,他便竭力扶持释迦,作了左肋侍,专司智慧,助佛弘扬佛法。我觉得这不仅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智慧。七像印心,我想这里之所以有7尊文殊,也许是文殊菩萨曾为佛的七世之师的原因,但更多的也许是告诉我们:智慧的领悟更需要人之七窍七情的感触与控制。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可能巡礼五顶大朝台;由于旅程安排,我也只能错过小朝拜,但这里的一殿七像见,真的让我非常满足。我想:作为大朝台,更多也许是意志的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大风景的收获。而小朝台则相对是一种机智的变通,中庸之道的选择,但就心性而言,也许我这称不上“朝台”的“微妙”朝台更具有深意与启示。也许在这个殿里拜谒五方文殊本就可以与大、小朝台而相提并论,称作“庙朝台”或 “微妙朝台”,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的,因为这里凝聚并吸纳了我虔诚的朝台之心。

在文殊殿与观音殿之间有座香炉,上面写的是“谦受益”,这在寺庙中并不多见,我想“虚怀若谷”,这也许是智慧的一点启示。佛神通广大,可谓无所不能了,尚且知道谦虚的重要,由此看来谦虚本身也是一种智慧,而且对智慧必不可少。在香炉的左右两方矗立着两座八角碑亭,碑亭里各立一通汉白玉石碑。左边的石碑系康熙御笔,但右边的碑上却为“无字碑”。立碑是为了刻字记事,这一通碑上为何就无字呢?传说盖碑亭的地方原是两个清澈如镜的圆形水池。有一年康熙皇帝朝台,来到此处,抬头望见:绚烂的菩萨顶在灵鹫峰之上,恰似一条巨龙昂头高卧在那里:牌楼为头,幡杆为角,一百零八层台阶延伸如龙舌。康熙越看越象,越看越有所顾忌:天子面前,岂容他龙盘踞,于是,他想找些人言依据,来证实菩萨顶不是一条龙或是死龙以求放心。但不曾想寺庙住持却主动告诉他那灵鹫峰确实是一条龙,而且还证明是一条活龙——画龙点睛的就是每日午牌时分,太阳照到这两个池上所映射牌楼其上的两个圆形光环。这一来,便是可忍孰不可忍了,于是康熙便煞有介事地“为了防止菩萨顶这条龙睁着眼睛腾空飞走”,命令把两个水池填平,上面再立两通石碑压住。不久,水池填平,石碑立了起来。住持请康熙写碑文,看到活龙变成了死龙,康熙便欣然命笔写了一篇,碑文拓刻在左边那通石碑上,但因为没人敢写碑文与皇上的碑文相对称,于是右边的石碑便空下了,成了无字碑。

对于这个传说,我首先的感触依然是“谦受益,满招损”,我认为这是当时的和尚不谦虚张扬所致。其次,我认为水池形成龙眼绝对不是导致池填碑立的真正原因:因为从这里阳光很难反射到菩萨顶的门楼之上,形成两个圆的眼睛,而且作为菩萨顶的龙头也是很完整的,其眼睛就是窗。万殊一本,一本万殊,也许,还是我一贯喜欢文字游戏的原因,我认为是“字“的问题。要知道清朝是具有文字狱的,这与其当家人皇帝对字的研究与敏感是永远脱不了干系的。康熙寻父,顺治相遇不认,但留下 “八”的字谜以示其“父”身份的传说,我认为也是一个佐证,他们对文字的研究与情结真的很深。因此,我认为此事有如下的几种可能:一个也许是考虑了两个水池倒映日月,还具有前朝“明”的含义,使康熙不快,因为显通寺在明朝时曾被赐额“护国神光永明寺”,康熙联系于此,自然要把这光去掉,使其不复有“明”。这也许还是清朝为什么选择了菩萨顶而不选择最大最古的显通寺作为其皇家寺庙的原因;另一个也许因为两个水池形成两点水,而这不论是与显通寺作为汉族青庙之首的“青”相组合——让大清的“清”少了一点,还是与“台”字组合——让他父亲顺治的“治”字少了一点,都是康熙不接受的。退一步讲,就是康熙没有想到这两点水与青、台二字的组合这回事,我认为从灵峰龙之形势来看,康熙也不能让已作为皇家寺庙的菩萨顶的那条黄龙俯首低头来此喝水的,他一定是想让龙舌东向清水河的。所以,我觉得清朝的皇帝之所以对五台山有特殊的情结:抛弃顺治帝是否在这里出家不管,即使是顺治皇帝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缘,我觉得那一定还是与五台山所拥有的两个重要文字有关:一个就是自古是道场的“文殊菩萨”,因为据说在满、蒙等语中,文殊与满族是一个音的;而另一个就是旁边与其国号大清重合的的清水河的“清”。一个菩萨,一个具有精神统治地位的佛教名山与其家国名号有如此之机缘,我想——这无论是谁,也都会觉得是冥冥注定而在内心重视的。但是,清王朝还是在拥有两点水(从物的角度是东湖与长江,从三镇的角度是汉口与汉阳)的武汉——武昌武装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中覆灭了,这也许就是感觉与判断的莫非定理:越害怕与担心的事情却偏偏会发生的,要出错的那一定会出错的,这也许就是佛家中的无常。由此而思,我认为康熙五台寻父的故事很有可能是真的。联想到路上经过的供奉佛祖之子的罗候寺,这更加重了我的判断:因为康熙与顺治是父子,而佛祖释迦牟尼与罗候也是父子。因此,我想康熙也一定是把父皇做佛祖,把自己做佛子的化身了。康熙经常来五台,也许在心理上与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文殊殿的后面是显通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大殿明七暗三,上为四阿顶,下为四出廊,108根木柱围于四周,前置重构抱厦,雕梁榱栋,金碧辉煌,庄重瑰丽,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座大雄宝殿。殿的前檐柱上挂着两副木刻对联:“跨五大洲雄立宇宙,越三界天出离世间”、“锦绣云峰法仑长转,圣境清凉佛量无疆”。殿内前方的横梁上高悬着两个蓝底金字的御匾,分别为乾隆的“真如权应”和光绪的“钦福铭恩”,对于后者我想多少有点显耀皇恩浩荡的意思,而前者我觉得乾隆真的文字意识很强,因为我认为他是把自己的民族名称“女真”巧妙的融入了“真如”之中,我想这是有意的。佛坛上并列着“横三世佛”高大庄严的金色佛像。中间是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右边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释迦佛前侧是稍低站立的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和多闻第一的阿难陀。在三尊佛的后面是分别骑着朝天吼、狮子、白象的三大士——观音、文殊和普贤。大殿东西山墙的平台上是奇形怪状的十八罗汉。佛坛供案上宝鼎焚香,佛灯长明,钟、磬、鼓、木鱼佛教乐器陈列,供案前地面宽敞,摆放着很多圆形蒲团。这里是本寺僧众进行早晚功课的地方,也是五台山全山僧众举行大型法会的重要场所。

显通寺的第四重殿宇是七处九会殿,是一座国内鲜见的砖卷建筑。在整个寺院众多木构殿宇中,其不论是从形体上,还是色彩上都显得非常突出明显。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重檐歇山顶,砖券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整个建筑巍峨敦厚,型制奇特,雕刻精湛,宏伟壮观。正面每层有七个阁洞,阁洞上嵌有砖雕匾额,分别为“普光明殿”、“法菩提场”、“逝多园林”、“忉利天宫”、“夜摩天宫”、“兜率天宫”、“他化天宫”等等,意喻释迦牟尼在七处地方九次讲《华严经》,故名七处九会殿。殿以其磨砖卷成,没有一根梁柱,所以也俗称叫“无梁殿”。又因殿内供毗卢佛大铜像,取佛法无量之意,故又名“无量殿”。相传,唐代清凉国师、七朝九帝之师澄观于唐德宗建中四年在此殿内著述《华严疏抄》,写作达四年之久。“七处九会”、“七朝九帝”,数字的巧合让我对高僧澄观有了一种特殊的敬意。

无量殿后是千钵殿,为通瓦房清代建筑,虽相对较小,但古朴清雅,别有幽思。“法法皆圆愿海应念即六度咸成,尘尘尽具行门目击而真心普遍”。殿内佛坛之上,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形态殊异,令人观止。据佛教讲,一只手握一个钵,代表一个僧人。一千只手握一千个钵,代表一千个僧人。这就意味着文殊菩萨有一千个僧人的智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一千个僧人的智慧集中到文殊菩萨一个人的身上,那自然他的智慧就大得无边。所以大千世界不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文殊菩萨都一定会迎刃而解的。在这里,我得到的启示就是:集思广益,集众所长才能成就自己所长。

“此景只因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从千钵殿后抬阶而上,就到了显通寺清凉妙高处——铜殿和铜塔前。铜殿高丈余,从外面来看是重檐歇山顶,上下两层,下层每面安着6副窗阁:上下两端雕有草木花卉、飞禽走兽,中间分别是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犀牛望月、狮子滚绣球、老鼠盗葡萄等三十六副画图,精细入微而活灵活现。铜殿四角上下四柱,柱础似鼓,支持固定着整个这十万斤重的金属建筑。殿脊中间是葫芦似的风磨铜顶,金光闪闪,耀眼夺目。铜殿外观两层,里面却是一室。室内四面格扇壁上佛像布满,小巧玲珑,情态各具,重重叠叠,号称万尊。殿中央是一尊文殊骑狻猊铜像。狻猊盎然回首,雄健勃发,背托莲台。文殊菩萨在其上手为说法印,头戴五旨之冠,双目似闭非闭,两腮似股?***********碜盆蠡ㄊ危耸贫俗艘悦艋坌阋莸母芯酢U鸬钤煨陀琶溃峁寡辖鳎季志桑耧蜗钢拢及阜岣唬娴牟焕⑽恰熬罹祝浪庥小薄>荨肚辶股街尽芳窃兀钍侨顺啤叭颂焓Ρ怼保胺彭浦钡奈逄ㄉ礁呱罘逵诿鞒蚶昙洌〔际檬蚪锿伞C罘宕笫σ簧睿辉谀暇辉诙脶遥辉谖逄ㄉ剑娓裱酵耆谎皇乔岸咭咽В酝ㄋ碌恼庾枪诮龃娴牧恕?/SPAN>面对金黄色的金殿,我不禁想起了菩萨顶的琉璃金顶,相对来说此殿也许才是真正的金碧辉煌。

铜殿前下方左右两侧,各矗立着一座铜塔,塔高两丈余,直径二尺,自踵至顶共十三层,层各八面,均铸有佛像,看去玲珑而秀丽。据说这里原有五座铜塔,隐合五座台顶,可惜中间三座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盗走,只有塔基座蹲在原处。西边一座铜塔底层的西南角,有一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铜铸土地神像。传说当年康熙皇帝看后感叹道:“好大的土地”,所以这个土地神就被封为了“山西大土地爷”。小亦大,小大相对,看来任何事情都是辨证的。因小而成大。这就象老百姓,作为一个人是小的,但是普天之下谁又能说老百姓小呢?铜殿上面是藏经殿,俗称为后高殿,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未能赏鉴。后来我才知道,这里过去珍藏着很多五台山的文物珍品以及艺术品,我因为自己没有再登高一步而与珍宝错失。

 

7、塔院真迹佛心在

 

离开了显通寺,就到了塔院寺。寺以塔名,塔院寺虽然没有显通寺那么宏大,但要比显通寺更引入注目,因为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就在这里。不知道确实是因为白塔的标志作用,还是建筑紧凑的原因,我觉得这里的人,尤其是佛教信徒明显的比显通寺多多了,特别是喇嘛,有几块供人伏地膜拜的石板已经清晰地磨出了人的印象,着实让人感动。在大慈廷寿宝殿后,大白塔于殿阁之间旌伟挺拔,直指蓝天。宝塔通体洁白,塔身状如藻瓶,从底到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由于当时正在修复,塔为绿色的建筑施工保护网所罩,我们未能看个仔细。但是人在其下,我依然为其的高大而折服,为其隐露的曲美而赞叹,我觉得其就是一尊大佛,不具形而神含,不具面但体显。大白塔基廊内装有绿色法仑一百二十个,法仑上写“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据说将手触于手,可获平安、吉祥、如意,而且转一下法仑就相当于把里面的经书心读了一遍,获得不非的功德修养。因此这吸引了很多人绕行转动法仑以获得自己的祈愿,上面的金属已经光滑而金灿。鱼贯而入,我也加入了其中的队伍。事倍而功半,殊途而同归,在转经的过程中,我没有许愿而是思考。我觉得:这样的省力的办法。不仅对于那些不识字但是有信仰的人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而且对于那些平时很少念经的人或者从来没有念过经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增读途径,就修佛念经而言,关键不就是追求心到与结果吗?而怎么读与修研都是过程而已,有谁能说一个人禅房十年翻阅万卷经书就一定比另一个人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而来此转经一周而产生的作用更大呢?我觉得:这与小朝台拜五方文殊应当是异曲同工之妙用,但这也许更有利于普通的大众。随机变幻,因人转换,这也是一种智慧。磨砖不成镜,坐禅未必成佛,任何事情其实都存在着转化,而不是固定与不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塔殿石洞下碑上所刻的唐僧玄奘带来的佛足印更让我再一次深刻感到了在“动”与“静”中“动”的绝对,实践无足则寸步难行。

大白塔始建于何时,如今已难以稽考。相传释迦佛圆寂之后,其佛体烧就八万四千个舍利子,古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宝铸成八万四千座塔,分布于茫茫大千世界,每座塔内藏一个舍利子,中国有十九座,五台山独得其一,称之为“慈寿塔”。.据说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摩腾就是看到五台山台怀之地似佛祖说之灵鹭山,且此地已有一佛塔才奏明汉明帝在五台山修筑寺院的。现在的大白塔则由尼泊尔匠师阿权尼哥设计建造于明万历年间,而原来的那座塔就藏在其腹内。“厥高入云,神灯夜烛,清凉第一胜境。”我想大白塔之所以成为五台山的标志与圣地,也许正是因为这佛祖的舍利与足迹。这对于五台山的佛国形成具有源头起点的作用与意义。天下寺庙很多,但真迹很少;就如天下道理很多,但是真理也很少一样。而大白塔真身真迹双具,无庸致疑自然使五台山成为佛心而香火长盛。这不禁让我想到作为人的真性的保留问题:其实我们也只有在生命的历程中,保持更多的真我,而不是社会纷杂中为变为了更多的假我,才能得到长久的存在,僧多高寿就是明证。假我终究会被历史淘汰,我想:这不仅是生理意义的寿命问题,也是人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塔院东面是禅堂院,为僧人居住之地。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东渡黄河,进军河北路经五台山,曾在此院下榻,现在这里已经辟为毛主席路居纪念馆了。据说因方丈之邀毛主席抽到了一个上上签,而且高僧不空还为毛主席留了一谶语“8341”。当时毛主席请教了很多高人,都不得要领,于是便把这个数字作为了中央警卫团的番号。如今终于迷底解开,那就是说他“寿命83年,执政41载”。对于上上签,我想这不论是否真有其事,但都说明了当时的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佛心感应。民意其实就是天意,天意也必须是民意。而后者我觉得则更反映了五台山大智慧的高深与玄妙,对世间的洞察入微。佛法云“互为果俱有因”,一切事物都有因缘,虽然这个神奇数字令人费解,但是我感觉这个数字的本意也许是对即将走向胜利的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阶段时间年度的大致判断,就如现在很多国家社会发展规划的数字目标一样。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样解释也许更贴切也更符合现实:“ 8”是指的是1937年到1945年的8年抗战;“3”指的是3年之久的国共解放战争(1946年到1949年);而“4”与“1”则是分别指未来的新中国会有4年左右的巩固时期与1年的正式建制时期。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新中国是用了4年的巩固期,在1949年到1953年的4年间新中国家解决了众多内忧外患,这其中包括解放海南西藏、平定西南、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饶分裂等等。而也正是在1954年这一年,新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政务院改为了国务院,国体与政体正式形成。因此我想“8341”的真实本意,也许是大德高僧对历史发展的明晰判断而得,但也许就是毛主席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而至于后来“8341”与毛主席的命运联系具有了不可思议的神秘色彩,我觉得那应当是巧合与牵强。

禅堂院继续向东是高两丈余的砖构文殊发塔。发塔外抹白灰,通体白净,状如宝葫芦。据说文殊菩萨显圣遗留的金发就藏其中。相传,在某一年的************会期间,有一个衣衫破烂的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孩,手里拎着一个小孩,身后跟着一条狗,随人流入寺领斋饭。分饭僧给了她3份斋饭后,她又要求也给爱犬一份,分饭僧犹豫之后勉强又给了一份,这时这位女子又说:“我腹内有子,尚须分食。”分饭僧以其贪而愤然不予,不想女子分辩道:“众生平等,肚里的孩子也是有生命的。”随后从袖子里取出一把剪子,剪下一把头发,放在案桌上,并口中念道:“苦瓜连苦根,甜瓜彻蒂甜,是吾超三界,却被阿师嫌。”说罢跃身腾空,化为文殊菩萨圣像,婴孩变成二天童,狗变成了绿毛神狮。分饭僧悔恨自己待人不平等,结果冒犯了菩萨,真是有眼不识圣灵,便取刀剜去自己的双眼。后来,就在菩萨显圣处建了这座塔,并把菩萨留下的头发放在里面供养起来,取名为文殊发塔。对于这个传说,我想首先是一个平等的问题:智慧在于平等。此外,我想这使得文殊在五台山不仅有真容,而且与佛祖一样也有真迹,让其道场更加名副其实,名至而实归。在发塔院东南角,耸立着一座城楼式建筑,叫山海楼。登楼四望,台怀镇全景可尽收眼底,看景述怀,白塔浮心,我不禁“悟”有所得:

 

清凉世界一雪山,内有佛祖舍利丹。

塔高巍峨直耸天,白色纯净显庄严。

真身真迹一点点,但居五台心中间。

纵是砖里不得见,可也形影把人牵。

文殊化身遗发簪,世事分明慧眼观。

平等平常亦平凡,莫为小事把人嫌。

向佛求智善心先,有德才能自增添!

 

8、五爷庙旺万佛阁

 

从塔院寺出来,我到了万佛阁。万佛阁是五台山主要寺庙之一,在当地俗称五爷庙,占地面积最小,但香火却是最旺,听说是“拜佛许愿”最灵验的一座寺庙,被当地老百姓尊为最神圣的地方。就象塔院寺曾是显通寺的一部分一样,据说万佛阁也曾是塔院寺的一部分。三个寺庙的规模一个比一个小,而人气一个比一个后来者居上,不禁让我想起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谚语。寺内万佛殿居东,底下供奉的依然是文殊、普贤和观音三大士,而上层内供的是地藏王菩萨和为其提供九华山道场的闵公父子以及十殿阎罗。整个殿内左右墙壁上布满了高约10厘米的贴金小佛,上下一万尊,故称万佛阁。就原来这里是塔院寺的东附院的地位安排来看,这里才是主殿,这也是为什么这里寺名为万佛阁的原因。只是后来五爷殿香火盛了,反而是喧宾夺主了。五爷殿居北,里面是五爷五龙王的塑像与其雷雨风电等胁从。五爷殿对面是戏台,这里是寺里最热闹的地方,我认为也是五台山最喧嚣的所在。戏班众多,而且求愿分明,特别当时有一句“发财靠五爷”的条幅,我印象很深,也感觉很唐突,总觉得求财心切表现得也太直白了些,与智慧走远了。

对于五爷庙香火之盛的原因,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财气特征浓郁而且非常张扬,适合有钱人表现自己,另一方面我感觉也是五爷带有“老大”意味的称谓很对很多财大气粗的所谓老板脾气与性情的原因。此外,我觉得还因为有地藏王与十殿阎罗的缘故,隐隐有不可说的忏悔之意,隐隐让一些人内心莫名的恐惧,这便让很多人感觉与文殊菩萨疏远,还是五爷更值得亲近。唱戏给神看,也多少有讨好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五爷”应当是个俗神,并不是文殊的化身。文殊为高雅之神,但曲高往往和寡,我想:这其中也许正式隐含着一种社会的真理:雅俗共赏,俗在现实中更普遍也更为人所接受;佛法高深不一定为人接受,只有在高雅与通俗、理想与现实的兼顾中处于一个平衡,一切才能良性的在社会中运行。也许对于人的感化与教育,除了好方向的引导,还必须有一定的地狱般的威胁,才能以恶制恶。但不论如何,这里香火的兴旺我感觉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这里有太多的表面文章与自私,就“发财”与“发才”而言,我更希望今天的人对后者能投以更多的香火与虔诚。虽然从娱乐的角度这里为超尘的五台山佛界增加了不少的生机,满足了一些感官的愉悦。

 

9:殊像碧山两相思

 

“所思不在山,希观大圣颜”,由于本次旅游是跟团的,所以很多景点对于我来说也只能是望梅止渴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很想去殊像寺与碧山寺,我觉得这两个地方具有特殊的魅力。

“异物有时尽,人欲自无涯”,据说殊像寺殿内所供文殊的骑狮像在五台山所有文殊的座骑中最鲜活传神。而端坐狮背上的文殊菩萨更不比寻常,荞面头菩萨有口皆碑。相传,在建造这座寺庙时,绿毛狮子和文殊的身子均已塑好,就差文殊的头部了。这时工匠们犯了难,由于谁也没见过文殊的面容,所以不知如何去塑,大伙七嘴八舌,众说不一。争论声惊动了做饭的伙夫,伙夫大声说,文殊菩萨的相貌可不是随便捏造的,你们再吵也无用。正在此时,突然院内金光照耀,文殊菩萨显出真容。这时寻找画匠描摹已来不及了,伙夫急中生智,将面案上和好的荞面拿起,照着菩萨真容的样子捏了起来,刚把头部捏好,文珠菩萨便在空中隐去了。匠人们急忙把荞面头安了上去,又在外面贴了金。人们就称此像为“荞面头菩萨”,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因为殊像寺我没有去,因此我不知道其文殊菩萨是否真的是荞麦面所雕塑,但是我想这一定掩盖了一个雕像为什么如此精美生动的原因——塑像之所以如此生动,一定是当时的雕塑者反复用荞麦面重复练习揣摩的缘故。

“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而想去碧山寺则是因为那里是五台最大的游方僧寺庙,是驰名国内外的十方禅寺。“十方丛林,不准剃度”,按照佛教的规定,十方院是专为招待游方僧人设立的寺院,任何人也不得把它攫为私家寺院。这个寺庙有如下三个特点:凡南来北往的游方僧到此,都管吃管住;方丈和尚实行选贤制;丛林师父们度的弟子不得在本寺常住。由于上述原因,碧山寺广结善缘,聚集高僧名师,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在全国佛教界有名气,而且在东南亚国家也有一定的声誉。“广济十方僧人”,碧山寺深受朝山佛教徒的仰慕,是他们必定要朝礼的寺庙,如果碧山寺能住下,他们绝不去其它寺庙挂单。这着实让我感动,也让我内心好奇,我觉得相比子孙庙,这样的寺庙更具有佛法的精神,也更体现佛心的广博。

 

10、清凉之石应犹在

 

“久慕清凉境,未遂清凉游。尘缘竟碌碌,遐想空悠悠”。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也没有到清凉寺,因此也就没有与清凉石的亲密接触,不知道那种清凉到底是何种感觉。据说,清凉石表面平整青色,自然文藻,上有石纹,人坐其上,顿生凉意,文殊菩萨曾于石上讲经说法,因此也称“曼殊床”。但是,我想:清凉对于五台山来说也许更多的描述的一种智慧与佛心的感觉,而不仅仅是气候上的原因。从气候的角度,我想五台山之所以清凉还是因为其地势为五台之谷,空气稍热就上升,冷空气下降,山上山下对流所形成的,清凉石只是大气沉淀的借代罢了,这个容易解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心静自然凉”才是真正的凉。

不知道为什么,从清凉石来历的传说故事中,我觉得文殊也多少有点小聪明的不完美表现。文殊菩萨为了得到清凉石,首先让老龙王答应其要求,并让其误认为年老体迈,无法带走清凉石,其实对于他来说移石轻而易举。等五个龙太子来了又诱敌深入,先惹其怒,让他们帮助自己平整了五峰成为五顶,后又告诉他们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当众龙刚钻进岩窟之中,文殊菩萨一声咒语,两岩合并,仅留得内宽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缝而不得脱身,值得在此好好修行。文殊简直一个“骗”字,想到这里我简直有点怀疑自己了:我是不是对文殊“以小人之心度菩萨之腹了”。但“微笑拈花,佛说两般世界。拨观照影,我怀一片冰心”,我知道,骗恶乃是诚善,欺私实为扶众,我也笑了。

 

11:求得慧心五台归

 

匆匆忙忙到五台,未曾大小作朝拜。

苦思冥想文殊才,妄得智慧藏心怀。

昔日传说几清白,今日故事有谁猜?

显通微妙通佛脉,自然无言玄机开。

唯物唯心观自在,其中深意必可解。

不愿有理历史埋,说文拆字作书呆。

清凉在心不在身,不知何时我再来?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似乎是出家人的生活概括,从五台山旅游去太原机场的路上,“五”这个数字始终缠绕着我,我觉得五台山的“五”这个数字实在与文殊菩萨有着太多的不解因缘,这里实在有太多的东西都在“五行”中。五台山是由五座高耸入云的平台山顶组成,表示文殊顶分五簪(童子形)、首载五佛之冠和具有佛的五种智慧:即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是从地理上来讲的“五”字缘;其次,五台的如垒平台又表示文殊具有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已经清净,亦表示文殊菩萨已经了解了佛教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的真正根源,亦表示文殊菩萨已经掌握了济度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五乘的精要,亦表示文殊已经清除了劫、见、烦恼、众生、命等五浊的灾难。五台山不仅有五方菩萨,而且还有五色菩萨。有当年杨五郎出家时的“五郎庙”,有供奉五龙王的“五爷庙”,有那康熙五上五台山寻父的传说,有创行了五会念佛、有五会法师之称、竹林寺开山主持净土高僧法照。此外整个台怀镇而言,不仅有我们所看的“五大禅处”;而且在大五台之内还有五小台。五台山可谓五五相圈,五中有五,我觉得在五台山让我第一次郑重的思考起这个位于九个个位数正中的“五”字来,一刹那,五谷、五色、五脏、五味、五体、五官、五金、五更、五光、五湖……等齐上心头,“五”确实具有不同的意义。我想:智慧的“文殊”之所以与“五”有缘,也许是告诉我们一种先天注定的“中庸之道”,也许是告诉我们在后天中凡事要“承前启后”,也许是告诉我们……。总结我在五台山上所观所感,我觉得五方文殊在断断续续的游历中启示给了我智慧的“五”心:那就是“心要真,心要活,心要纯,心要平、心要广”。心不真,则不会求真,误入歧途,为假蒙蔽,不得以理解真理本质,这是真容殊相显身的意义;心不活,则无变通,不能大中见小,小中容大,这也是小朝台与转经之本,貌随心转,变通则圆通,这是聪明与大智的本然体现;心不纯,则墨守陈规,受制于前,不能创新突破,唯有童心才可无拘无束,这是无垢与儒童文殊所意;心要平,心不平则不能谦受益,不能全面思维,这是文殊留发簪所启示;心不广,则孤陋寡闻,不能集众所长,这是千手文殊菩萨所意。“一花开五枝,结果自然成”,这是禅宗达摩祖师的偈语,由此我不由地想:如果一个人在智慧上真的可以作到“一心有五念”,那么是一定可以“综合大智成”的。

 

人生世间在凡尘,祈愿有为亦无为。

无时无刻不思维,糊涂聪明总相随。

眼前身后万事堆,心绪浮沉喜忧悲。

文殊佛地走一回,求得慧心五台归。

“天得一清、地得一宁、人得一圣”。回到宁波后,我又引经据典对大智文殊深入了解,也寻找到了大智文殊的聪明咒,每当为文而苦思的时候,就会五心齐聚,想起文殊菩萨,就会默念若干遍聪明咒“翁,阿惹巴匝纳谛。谛,谛,谛,谛,谛……”。我感觉我真的比以前智慧与聪明了。

 

 张春耘宁波断断续续写于048月—056

 返回列表
1 条贴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页  6条贴子/页 转到:
回 复 留 言
姓  名: *
性  别:
E-mail :
 Oicq :
 Icq :
 Msn :
个人主页:
留言主题: *
现在心情:

留言内容:
小提示:①换行请按Shift+Enter,另起一段请按Enter;②签写的留言内容将被复制到剪贴板。
如果发表失败,请重新在编辑框中用鼠标右键粘贴或用"Ctrl+V"即可找回签写的留言内容!
是否隐藏: 正常 隐藏 * 选择隐藏后,此留言只有管理员和留言者才可以看到。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