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平遥古城手绘地图说明词(平遥古城自助游全攻略)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五台山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5 10:25:5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一、话说平遥

  公元前823年,西周名臣尹吉甫在反击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率军沿汾河河谷一路北上,穿越鼠雀谷,将周王朝的版图扩展到了太原盆地。因为尹吉甫曾在平遥地区驻军的缘故,在今天的平遥人眼中,他是这座古城的始建者。

  由平遥古城太和门内,沿东马道北行一百余米,有一座宽阔但却破败的院落,尹公祠就座落在这里。出太和门,北行一百余米,向东拐入城外的小巷,便可以看到隐藏在居民区里的尹吉甫墓。由太和门上古城墙,北行至距下东门新翰门约二百米处时,城墙扩张为四四方方的平台,这里被称为尹吉甫点将台。

  传说终究是传说,最早的平遥古城当然不是尹吉甫修筑的。平遥县的行政建制,始于秦代的平陶,汉置中都,北魏年间因避拓拔焘名讳而改名为平遥。现在看到的平遥城墙,修筑于明代洪武三年。

  改革开放初期,平遥的地方官员雄心勃勃地为平遥古城描绘了一幅现代化蓝图,在阮仪三等一批学者的大声疾呼下,平遥古城终于被保留了下来,并确定了“新旧区绝然分开,确保老城,发展新城”建设方针。

  从1980年开始,平遥开始了漫长的城墙维修工程,与此同时,部分历史街区和部分民居店铺、清虚观、县衙、城隍庙等古建筑陆续修复。1986年,平遥被国务院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城墙周长约6200余米,高约10米。平遥共开六门,南曰迎熏,北曰拱极,上东门太和,下东门亲翰,上西门永定,下西门凤仪。

  平遥城墙其它三面均是笔直,只有南城墙沿城外柳根河而蜿蜒崎岖,不过,南城墙也因为这些优美的曲线而比其它三面城墙更具美感。

  南城墙的尽头,建有奎星楼。奎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一,主宰文运,建造此楼的目的就是祈求文运昌盛。奎星楼下,便是过去的平遥县文庙。重建于金代的文庙大成殿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是平遥古城中最古老的建筑。大成殿规模宏大,令人惊叹,很难想象当年一个小小的县城居然建有如此规模的殿宇。人们传说,平遥中学之所以人才辈出,就是因为它的风水好,赖以奎星的护佑。

  二、票号沧桑

  公元1703年,为迎接康熙皇帝的到来,平遥城重新修建了六座城楼。如今,平遥城只剩下两座近年复建的城楼,分别位于下西门和北门,之所以要首先复建下西门和北门城楼,不仅因为它们更靠近平遥新城区,更重要的是,它们从古至今都是平遥交通最为繁忙的两座城门。

  与平遥火车站和汽车站距离最近的是下西门,很多游客都是穿过新城区的西关大街来到的平遥城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就镶嵌在下西门的瓮城城墙上。

  走入瓮城,道路在向南开的外城门与向西开的内城门之间,形成了一段急促的90度直角转弯,无论是策马入城的征服者还是驮载着财富归来的商人,走到这里都必须放慢速度,于是,这段青石条铺就的道路上,竟然留下深达数厘米的车辙印。顺着这条车辙印走入平遥,眼前便是平遥自古最为繁盛的西大街,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日昇昌”票号就座落在这条街上。

  在许多人眼中,平遥古城与晋商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在更多人的心目中,晋商几乎可以与票号划上等号。巧得很,中国第一家票号与最后一家票号都出自平遥,他们就在这西大街上面对面地隔街相望,中国票号从起源与繁荣走向衰落与消亡的历程,其最形象的直线距离,就是这条西大街的宽度。

  许多第一次走进“日昇昌”的游客绝不会想到,这个“天下第一号”的前身会是一家名为“西裕成”的颜料庄。随着明末资本主义的萌芽与经济的发展,各商号迫切需要一种比现银解运要方便、高效、廉价的解款方式,这一历史重任落在了晋商的肩上,也只有“海内最富”的晋商有能力、能魄力来奠定这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道光三年,也就是公元1823年,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与存放款业务的票号诞生。票号的名称取自“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过去商家的幌子是竖挂的,“日昇昌”三字便可排列成“日日升日日”,非常好的口彩。从此以后,票号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据说,中国共出现了51家票号,其中就有22家出自平遥,他们控制着全国80%的资金流向,西大街,因为票号的集中而成为中国的华尔街。

  “日昇昌”的后院里,悬挂着光绪皇帝所赐的匾额,那是气吞万里的四个大字:汇通天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日昇昌”以及山西票号业甚至整个晋商都开始走向衰落,时局的变化、经济的发展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