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五台山旅游门户网 >> 旅游资讯 >> 旅游新闻 >> 忻州旅游 >> 文章正文
  “挖铁矿”到“挖文化”山西雁门关修复保护         ★★★
“挖铁矿”到“挖文化”山西雁门关修复保护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山西农民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13 19:19:31

一个曾经靠铁矿起家的资源县,如今却在大动作、大手笔、大投入地进行文化建设。从“挖铁矿”到“挖文化”,代县,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修复和保护雁门关的实践中,脚踏实地地走出了一条转型跨越的发展之路。

  雁门关,这座有着3000年文明史的古关隘,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沉寂之后,如今又重振昔日雄风,再现当年的繁荣和兴盛。目前,雁门关风景区已成为山西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边塞军事文化和明清商贸文化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山西省十佳旅游景区。

  资源优势向文化优势转变

  代县铁矿储量居全省第一,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国际金融危机过后,该县紧紧抓住冶金行业市场复苏、铁精矿粉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积极帮助规模以上企业整合资源,集约重组、做大做强,促进了企业的复工复产。全县11个企业年产值超亿元,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忻州市第一。尽管全县的铁矿业搞得风声水起,但该县县委、县政府还是敏锐地意识到,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要想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广开渠道,多产连动,真正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代县不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县,全县共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433处,其中国保文物单位4处,省保文物单位8处,市保文物单位4处,县保文物单位108处。一个县能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不仅仅在全省,即使在全国也实属罕见。尤其是代县境内的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雁门关“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势控中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历史上雁门关堪称赵国门户,汉室边防,唐宋要塞,朱明雄关。中国任何一座雄关都没有雁门关发生的战争多,没有雁门关出的名将多。一部雁门关的历史就是半部腥风血雨的中国古代军事史。众多而又厚重的文化积淀成为代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大支撑。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目标,该县提出了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就是要通过抓好以雁门关为龙头的旅游开发,提高“名关、名将、名城”特色旅游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雁门关昔日雄风再现

  在雁门关关楼上悬挂着一块长方形巨匾:“中华第一关”。这是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2001年考察雁门关时为雁门关题写的牌匾。罗老说:“雁门关是长城沿线最古老、最险要的关隘,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关。”

  古代的雁门关关楼高耸,关城雄固。雄关两侧长城蜿蜒,烽墩雉堞绵延数百里随处可见。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日军的焚烧破坏,使雁门关关楼被拆,关城被毁,祭祀历代名将的镇边祠成为一片废墟。整个雁门关只剩下三个破门洞和数十通历代古碑。

  近年来,代县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把开发雁门关,打造边塞军事、商贸文化旅游景区作为代县经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头号重点工程。采取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工队垫资、社会融资等办法,投资2亿多元,按照《雁门关文物保护规划》和《雁门关旅游开发规划》,在关南前腰铺至关北后腰铺全线7公里长的范围内,铺开了基础设施建设、景点恢复、生态保护和服务三大类40多项维修复建工程。将雁门关下被洪水冲刷、被沙石掩埋、被荒草覆盖的雁门古道彻底清理出来,铺设了青石板,砌起了砖垛口。从山底的阜戈坪蜿蜒曲折,盘旋而上,直达关顶。古道两侧,栽树种草,绿化美化,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沿途还修复了观音阁、壮士亭、马公杀虎处和虎啸瀑、云际泉、古驿站、镇边祠等景点、景观。游客从古道登关,可以尽享登山的乐趣,感受雁门古关的雄奇。

  在雁门关上,照原样修复了天险门、地利门、瓮城门三道关门,复建了地利门上的宁边楼。三道关门都由关城长城连接起来,一直延伸到山顶,并在山顶建起了敌楼。关城内,建起了关署衙门和雁塔,筑起了点将台。整个关城城楼高耸,城墙雄伟,依山傍险,给人以固若金汤的气势。天险门前的镇边祠背依高大的雁门关关城城墙,面对雄伟的天险门城楼。祠前,一副古老的石旗杆直插云天,一对威风的石狮子雄踞山门左右,更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的气氛。祠内塑起33尊历代镇守雁门关的名将塑像,有雁门关第一守将幸偃公,有战国时赵国“北边良将”李牧,有汉代骁将李广、李左车、霍去病,有隋唐英雄马三宝、郭子仪、薛仁贵、李克用,更有满门忠烈的杨家将。个个英姿飒爽,器宇轩昂。

  为了再现雁门关昔日商贸的辉煌,代县县委、县政府和雁门关风景区管理局把开发阜戈寨和雁门关村列入雁门关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在过去的遗址上按照传统风格,复建了阜戈寨民俗文化村。开设了仿古客栈、商号、手工作坊,建起了晋蒙会馆。在雁门关村建起了边贸一条街,游客在这里参观体验,可以充分感受昔日晋商的辉煌。雁门关已经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边塞军事文化和明清商贸文化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省十佳旅游风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级登山运动训练基地和山西作家影视文化创作基地。

  弘扬边塞文化打造旅游名城

  经过两年的建设,雁门关的维修复建已初具规模,基本上恢复了汉唐雄风,展示出明清时的风采。如今,游客到雁门关旅游,不仅可以漫步雁门古道,登临关城城楼,游览雄关长城,领略历代守关名将的风采,还可以参观明清商贸一条街,感受古老雁门的民俗风情。游客在这里可以真正体味到雁门关的厚重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为了尽快把雁门关宣传出去,让雁门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使雁门关景区真正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名胜。代县县委、县政府和雁门关风景区管理局决定在今年8月18日至24日在雁门关举办首届雁门关国际边塞文化旅游节。代县县委书记霍富荣说:“我们要把首届雁门关国际边塞文化旅游节办成像五台山国际旅游节和平遥国际摄影节那样的盛大节日,让世界了解雁门关,让雁门关走向世界。推动雁门关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化、国际化。使代县以雁门关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业真正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主导产业。”

  雁门关作为代县旅游开发的龙头,已经舞起来了。但光有雁门关还不够,还要带动其他景点景区的开发,努力在全县形成以雁门关为龙头,以代州古城为中心的 “一心四线”(即北线的雁门关边塞文化景区,西线的净土祖庭白人岩景区,东线的杨家将故里景区和白云寺景区,南线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赵杲观景区)的旅游格局。通过大抓景点景区的开发和旅游业服务体系的配套建设,完善旅游整体服务功能,推动各大景区联动发展。同时要深入挖掘全县历史文化的“老字号”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鼓励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推出一批反映代县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学、音乐、影视作品,特别是要创作拍摄一部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电视连续剧,扩大代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打造中国著名的古战边塞影视文化基地。并且要充分发挥代县民间技艺优势,扶持发展杨氏古建等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成为代县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雁门关外建成塞北最大植
    山西忻州雁门关“古边塞
    “中华第一关”雁门关:
    首届雁门关国际边塞文化
    山西代县雁门关上演千年
    首届中国雁门关国际边塞
    代县举行雁门关复建竣工
    雁门关敞开大门迎四方宾
    代县峨口镇兴圣铸造厂为
    首届中国-雁门关国际边塞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