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五台山旅游门户网 >> 旅游资讯 >> 旅游新闻 >> 其它资讯 >> 文章正文
  五届北京文博会助跑山西文化产业发展         ★★★
五届北京文博会助跑山西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7 11:09:55
在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山西13家文化企业找到合作伙伴,签订合作项目,签约总额达15亿元,这是我省参加首届北京文博会签约额的10余倍。今年山西展区观众突破30万人次,是首届时观展人数的6倍。从2006年开始,山西以政府组团连续5年参加北京文博会,正是通过这扇窗、这座桥、这个平台、这个盛会,使我省以国际化的视野,看到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不断发现、寻找自身优势和差距,助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为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这扇窗:不断扩大山西文化的影响力

    首届北京文博会,我省就以“文化山西、创意无限”为宣传主题,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新颖的现代创意相融合,借助北京文博会这个面向全国、面对世界的文化之窗,集中展示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宣传新世纪新山西的良好形象。也就是从首届开始直至第五届,我省秉承这个主题,布展设计不断创新,展陈作品不断出新,推介项目大幅增加,签约额不断攀升,但宣传山西,扩大山西文化影响力的宗旨不变。“以‘五大战略’为引领,加快实施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以‘五个一工程’为抓手,加速推进‘一策一业一品一节一剧’建设”等我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决策和思路,通过北京文博会这扇窗传播得更远。

    北京文博会山西展区备受中央领导同志关注,李长春、刘淇、刘云山、刘延东等视察北京文博会山西展区,并通过这个窗口,十分关切地了解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鼓励山西尽快把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艺术传承光大,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

    这座桥:不断助推山西文化产品走出去

    首届时我省展团仅有宇达集团等5家企业参展,除了展场零售外,没有一个签约项目。此后,山西展区一届比一届更聚人气。今年全省11个市由市政府组团,企业踊跃参展,参展的各类文化企业逾百家。据省文化厅产业处统计,我省160余家文化企业,通过五届北京文博会,了解国内外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创意含量,产品远销国内外。广灵剪纸、定襄晟龙木雕微缩模型进入日本、韩国市场。宇达青铜工艺品打入东南亚、欧洲、北美等20多个国家。

    宇达集团销售经理张忠贵说:“北京文博会引领宇达青铜工艺品不断拓展市场。首届博览会时,我们只带了青铜关公塑像,第一次闯北京市场,只想探探路子。展会没有结束,展品就已销售一空,产品被德国客商看好,企业生产有了方向。第二届、第三届我们带来了韩美林、吴信坤等艺术大师亲自设计创意的青铜作品,这些独家的、富有创意的产品在展会一亮相,就受到青睐,签订意向合同突破百万元,产品拓展至大型城市雕塑。第四届、第五届时,我们与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合作,独家生产外国元首送给中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工艺品,这些充满异国风情的单品高仿作品,成为北京文博会的最大亮点。到目前为止,宇达集团已开发30多个系列的青铜国礼工艺品,实现利润3000余万元。”

    此外,晋中翔龙黑陶、平定刻花瓷、交城堆锦、太原妙玉堂葫芦、晋城红萍刺绣、襄汾明清仿古家具等通过北京文博会,分别成为北京奥组委、上海世博会、北京798工作室特定的礼品、纪念品。

    在成功推介文化产品的同时,我省借助北京文博会,围绕转型发展,重点推介已形成规模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包括宇达青铜文化产业园、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和王家大院三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平定刻花瓷文化产业园、太谷彩灯文化产业园、定襄木雕艺术文化产业园、太原高新技术区创意产业基地等10个园区,寻找合作伙伴,拓展融资渠道,展示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这个平台:点亮创意智慧,融入科技力量

    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研发的工业设计软件和动漫游戏作品也曾亮相北京文博会,山西能研发制造这样高端文化产品是许多国内外参展商没有想到的。舶奥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创作的动画片《衡》《考考漫——泥巴小精灵》,山西森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作的《中国成语故事》《世界经典童话故事》,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视觉冲击。山西博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作的动画片《天天健康》及其衍生产品,同时受到文化领域和医学领域有关专家的关注……

    有专家称,每年一届的北京文博会是永不落幕的文博会,这个盛会让山西不断思考着、进步着。通过参加北京文博会,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要保持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就必须重视创意,突出科技,注重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乘势而上,真正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快人文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记者 李晓芳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