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五台山旅游门户网 >> 旅游资讯 >> 旅游常识 >> 文章正文
  [组图]中国的名山大川的含义           ★★★
中国的名山大川的含义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指南针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4 18:36:55
中国的名山大川,有着数千年古老文明的历史。它们从千千万万普通山山水水中被选择、保护和建设起来,主要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需求,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景观风貌。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具有美学价值的山川自然景观;二是具有科学和生态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三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山水景观。名山大川与风景名胜区的含义基本上是相同的。

  1 名山大川的自然美

  人们对名山大川的认识和利用,从早期的敬畏、崇拜到现今的审美、科学教育,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在自然山水的审美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山水审美感受。美感和审美都属于主观意识,是因人而异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素养的人,往往是不尽相同的。但从总体上看,也有基本相同的美感,例如古今中外,凡游历过桂林的人,无不盛赞“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见,对山水自然美的认识,是存在着共性的。至于具有5000 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对于名山大川自然美的共识就更多,已形成对山水自然美的传统看法。
  山水自然美包括:自然山水的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动态美、静态美、嗅觉美、听觉美等等。其中形象美是名山大川自然美的基础。

  自然山水的形象美
  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自然景观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从古今诗人、画家、旅行家、游客等对我国传统名山大川自然美的评价,以及在现代地学考察工作的基础上,可将山水自然美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形象特征。这些形象特征是由各名山大川的地貌、植被、水文、气候等构景要素在不同的地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总体特征,即各座名山或大川的宏观势态。

  什么样的自然景观称之“雄”呢?主要指山岳形体的高大形象。高,是指相对高度,如“泰山天下雄”,是因泰山位于华北平原的东缘,其相对高度大。它以磅礴之势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显得格外的高大雄伟。山的体量宏大,坡度陡峭,线条挺拔也是构成雄伟形象的要素。又如一座百米高、坡为50°的山,另一座高千米,坡仅为20°的山,由于坡度大、观景仰角大,其视觉效果使前者要比后者更为雄伟。

  什么样的景观称为“奇”?“奇”观,是指山水的景观形态非同一般,大有出人意料,异乎寻常之感。人称“黄山天下奇”,奇在山石、苍松、云海、水泉等构景要素的变幻莫测,“不类他山”。黄山奇峰——叠嶂连云,劈地摩天,千米以上山峰有72 座之多,高低错落,变化无穷;黄山奇石——造型别致,千姿百态;黄山奇松——盘根虬枝,或悬结于危岩,或于峭壁破石而出,苍郁挺拔;黄山云海——缥缈多变,静似雪海,动如狂涛;黄山水泉——不仅湖、溪、潭、瀑尽有,而且有温泉经年喷涌,不涸不溢,为游人沐浴解乏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石、松、云、水巧妙结合,构成层出不穷的奇观。

  什么景观称“险”?坡度特别大,山脊高而窄,悬崖深谷,峭壁凌空,构成险峻的景观。常言“自古华山一条路”,就是说华山的山势之险峻。鸟瞰华山,犹如一方天柱,拔起于群山之中,四壁陡立,形同斧劈,坡度达80°—90°,峰顶与谷底高差上千米。其主峰海拔2000 余米,游人登顶必须手攀铁索,经“千尺幢”、“百尺峡”、“擦耳崖”、“上天梯”等险径,才能到达顶峰,领略其无限风光。险峻不但给游人以美感,而且激起人们探险的好奇心和征服险峰的决心。历险的过程,就是磨练意志的过程。因此,险峰往往是名山中最引人的景点,座座名山都有自己的险峰。

  什么景观谓之“秀”?秀丽的山水,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山体丰满,起伏和缓、别致、轮廓线条柔曲优美;二是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植被覆盖率高,山石、土壤很少裸露,色彩葱绿,生机盎然;三是流水潺潺,清泉汩汩。所谓山青水秀,说明它们之间的构景关系。我国南方雨量充沛,植被繁茂,景观都以秀色著称,如峨眉之雄秀,西湖之娇秀,富春江之锦秀,桂林、雁荡、丹霞之奇秀等等。

  什么景观称为“幽”呢?幽景常以崇山深谷、山间盆地,或山麓山岙〔ào傲〕为地形基础,辅以参天乔木构成半封闭的空间。幽景视域窄小,光量少,空气洁净,景深而层次多。有迂回曲折之妙,无一览无遗之弊。幽与深、幽与静都是密切相联的。所谓曲径通幽,就是指幽景包含深与静的因素。这种景观常见于三面或四面环山,一方或二方出口的小盆地,尤以出口朝南为最佳。出口朝南符合我国的季风气候,即冬挡西北风,夏迎东南风,就是古代的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风水宝地。这些宝地往往都是名山大川之中筑寺庙、建书院的理想之处,如五台山的台怀镇,峨眉山的伏虎寺,天台山的国清寺,庐山的白鹿洞书院等等。

  什么样的景观为“奥”呢?奥是比幽景更为封闭的景观。其四周崖壁环列,通道似岩隙,曲折而出,深如井底;或是洞穴景观等。武陵源奇峰拔地,深谷如渊,沿金鞭溪及其支谷游览,有如深渊探秘,处处都被数百米高的峭壁悬崖、笔立奇峰所围,加之丰茂的植被,非中午时分,不见天日,真可谓天下奥区。又如,雁荡山的灵峰观音洞,武夷山的茶洞,以及众多石灰岩溶洞,都给人奥秘莫测之感。

  什么景观为“旷”?旷景主要分布于视野开阔的区域。旷,有平旷和高旷之分。平旷景观,常见于宽阔的水面,或一望无际的平原。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浩荡大江之旷景。“八百里洞庭水浩渺”,“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都是平旷景观。高旷,则是登高山而得,如登泰山之巅,有“一览众山小”的景观。旷景令人心旷神怡,神思浩荡,发人遐思畅想。

  古人对名山大川景观形象的评价很多,如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等。这都是指各名山的总体特征。事实上,每座名山大川,在它的总体形象中,也都包含雄、奇、险、秀、幽、奥、旷等基本形象特征。如泰山,雄伟之中还包含险、秀、奇、幽、奥、旷等景点。
  自然山水的形象特征,都是在漫长的地质演变、地貌发育、生态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它按自然的节奏和韵律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空间综合体。这些基本形象特征,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有机地联系和变化的,就像音符可组成无穷的乐章。

  自然山水的色彩美
  大自然不仅为我们塑造了高达千仞的凌云高峰,小至方寸的玲珑巧石,波涛汹涌的江河大海,涓涓细流的清泉小溪,展示其丰富多彩的形象美,而且还提供绚丽多姿的色彩美。自然景观色彩可分山色、石色、天色、水色和植物色等。
  山色系指山体的混合色、调合色,近山绿而远山蓝,渐远渐淡,层次分明,直至天边。石色,是相对稳定的色彩,深沉而凝重,细看则十分丰富。如,碧水丹山的武夷山是红色砂岩构成的景观,青色的石灰岩构成的路南石林,色彩斑斓的变质岩铺就的泰山桃花峪彩石溪,黑色玄武岩构成的峨眉山牛心亭的“牛心”等等。如若漫步河滩海滨,细品那些经流水搬运磨圆的卵石,则各色齐全。
  水本来是无色透明的,然而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由于所含矿物质及洁净程度的不同,而产生丰富的色彩。黄河因含沙量大,成为世界上特有的黄色巨流,在阳光下金涛滚滚,蔚为奇观。金沙江的白浪,富春江的碧波,都以不同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九寨之水天下美,不仅是九寨的水具有湖、溪、潭、瀑等形态上无穷变化与组合,而且九寨之水美在洁净,动则浪花如飞雪溅玉,静则碧如宝石,更奇者因含矿物质不同,在透明中呈现五彩缤纷,晶莹艳丽。至于碧蓝无垠的大海和汹涌澎湃的海涛,更使人思潮叠起。
  天色,素以蓝天白云为佳景。然而,在名山以天色取胜者不仅如此,如泰山日观峰观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黄山排云亭看夕阳西下、落霞满天等,都是天色佳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是指天色、水色交相辉映的美景。
  植被的色彩,是生命之色,最富有情感,色彩最为丰富。其中以绿色为基调,配以五彩缤纷的鲜花。我国不少名山大川都有自己的特产花卉,如云南苍山的山茶花,峨眉山的高山杜鹃花,广西左江的攀枝花(木棉花)等等。它们构成大片艳丽的宏观景色。植被随着四季交替,呈现季相变化,即所谓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四季植被景色。
  天气的变化,阴、晴、雨、雪都赋予大自然不同的色调,使审美者产生不同的情感感应。洁白无瑕、银装素裹的雪景,历来是诗人、画家咏赏对象,也是旅行家难得的景观。徐霞客初登黄山,就遇“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的美景。我国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峰高耸于湛蓝的碧空之中,构成神话般的境界,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探索者。现在,四川的贡嘎山、新疆的天山天池、云南的玉龙雪山等均已成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吸引着中外游客。
  淡云薄雾常给山岳敷上一层调和色,使群山的色彩变得柔和、淡雅、协调。晨雾晓烟如薄纱,遮盖了一些繁杂的山石和枝叶,增添了峰峦的整体感,使重叠的峰峦层次分明,显得更深远。如桂林的石灰岩峰林景观,近看不如远看,逆光胜似顺光,若绕以淡云薄雾,则最为美妙。我国南方湿度大,雨雾多,在雨绵绵、雾蒙蒙或晨曦朝晖、夕阳雾霭中,则别有佳景,独具风姿。

  自然山水的动态美

图1 井冈山龙潭飞瀑
  动与静是相对的,如“船上看山如走马,倏〔Shū叔〕忽过去数百群”,这是苏东坡泛舟观景所得的动态美感。
  宇宙间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山也是随地壳的变化运动着,只是人们在山水审美瞬间,山、石是静止的,而水却是动的。因此,水是自然景观中最活跃又较稳定的动态构景要素。水是山的血脉,生命之源泉,故有水能使山活之说。水作为景观形态,有相对静的湖与潭,不停流动的溪水、大江以及瞬息万变的飞瀑、狂涛。山中观瀑,远望如匹练垂空,似静态;近观飞瀑,若狂飙落九天,为动态。汹涌奔腾的长江,赋予三峡以惊心动魄的美感。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井冈山龙潭瀑布(图1)、雁荡山大龙湫瀑布以及庐山三叠泉瀑布等,都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动态美的景点。
  流云飘烟,自深谷冉冉升起,峰峦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风起云动,云飘似山移,构成“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这也是自古以来山水审美中的动态美。云烟是不稳定的动态美要素,科学地分析景区的气候特征,就能掌握其一般规律,捕捉云烟美景。云烟比水更富变化,它时而如大海波涛,汹涌翻滚,时而悠然飘逸,徐徐从你身边掠过。置身其间,宛若“仙境”,如作“云游”。
  风是无形的,但它能驱动浮云,掀起波澜,摇拂柳枝,激发松涛风是产生动态美的一种动力,为自然山水增添活力。

  自然山水的听觉美和视觉美
  山水的形象、色彩、动静之美,使游人从大自然获得视觉美,名山大川还赋予我们听觉和嗅觉美。人们习惯用鸟语花香来形容它们。瀑落深潭、惊涛拍岸、溪流山涧、泉泻清池、雨打芭蕉、风起松涛、幽林鸟语、寂夜虫鸣等等,都是组成自然交响曲的音响。对于久居喧闹城市的人们,能亲耳听听黄山的松涛、九寨沟的飞瀑流泉、峨眉山万年寺的“弹琴蛙”的奏鸣、普陀山潮音洞的大海涛声;闻一闻井冈山桂花坪的桂花飘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2 地球历史博物馆

  山脉河川都是地球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自然景观。我国的名山大川,不仅有它们的自然美,而且都是地球发展史上的一些典型景观标志。它们对于研究地球、认识地球,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名山大川的形象特征,都是在不同的地质、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例如,雄伟、险峻形象的山岳,都是处于地壳上升运动较强烈、断层较发育的地区。泰山、峨眉山、华山、衡山、黄山等,都是被几组断层切割而隆起的断块山。它们形象高大,拔地通天,气势雄伟。尤其是那些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高山,峰如斧劈,崖似壁立,巍峨奇险。
  长江三峡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峡谷景观。峡谷是河流切割的痕迹。三峡的切割深度达1500 米。至今,我们还可在距江面1500 米的山顶上找到磨圆度很好的卵石,这些卵石是7000 万年前古长江河床的遗物。

图2 云南石林
  雕镂百态的峰林、石林(图2)等石灰岩地貌奇观,则是由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漓江,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发育最典型的峰林地貌。称作“赤壁丹崖”的红色砂砾岩景观,要数丹霞山、武夷山、齐云山、龙虎山等名山最为典型。典型的火山地貌,有东北的五大连池,长白山天池和台湾的阳明山等。它们不但景观奇特,而且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的珍贵依据。
  大自然的演变过程,除地质、地貌外,还有植被的演替,生态环境的变迁,都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植被,是指覆盖在一定地区与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所有植物的总称。我国地域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几乎包括除极地冻原以外现代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植被类型。此外,还有我国独特的高寒植被。各种植被沿南北、东西和高度三个方向的“三维”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差异。在我国的名山大川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但是,由于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绝大部分山川都被开发利用,原有的植被遭到相当严重的破坏或改造。只有少数名山大川、风景名胜地,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才程度不同地保留了自然植被。这些珍贵的自然植被,不仅为游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景观资源,而且成为现代生态环境科学和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基地。长白山、峨眉山、西双版纳、三清山、井冈山、黄山、武陵源、武当山、鸡足山、贡嘎山、天山、玉龙雪山等等都保存着不少价值极高的自然植被。

  3 人与自然交响曲

  我国的名山大川,无不注入炎黄子孙对大自然的情感和精神,凝结成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山水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山水的精神文化,主要指山水美学、山水文学、山水艺术、山水科学以及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等。山水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名山大川进行精神文化活动时,所创造的建筑、摩崖石刻、道路及风情等人文景观。
  山水的精神文化主要是颂扬和认识自然景观价值,除了扩大其知名度,毫不影响自然景观的客观性,也不改变自然景观的原生形态和空间组合形式。但作为物质形式存在于风景区的山水文化——人文景观,却要对自然景观产生直接影响,或相得益彰,或干扰破坏。
  我国风景区人文景观建设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们在大自然进行精神文化活动服务的,包括古往今来的祭祀、宗教、游览、审美、创作和科学研究等。因此,人文景观的总体布局、设计思想,首先是突出自然,以自然为主,人文为辅,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此,人文景观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少、小、散、隐,即自然风景区内的人工建筑物较少,体量较小,布局较分散,选址较隐蔽。这样,既能保持自然景观的完美性,又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美。精妙的人文景物,好像从自然环境中长出来一样,毫无强加的痕迹。从而构成优美动人的天人交响曲。

图3 泰山南天门
  例如以雄伟著称的泰山南天门景区(图3),其人文景观由三个十八盘1633 级台阶及其尽头天际线上的南天门,与庄严壁立的“泰山岩岩”融为一体,构成“天门云梯”的巍峨景观,产生“云路千盘”、“如登天际”的意境,达到雄者益雄的效果。
  又如以幽深为景观特征的雁荡山灵岩寺、泰山普照寺、北京潭柘寺、峨眉山洪椿坪等等,寺庙深藏幽谷,仿佛处于桃源中,每当暮鼓晨钟回荡空谷时,环境越感幽静。
  纵观名山大川,在处理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艺术手法上,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就是以涵(藏)为主、涵露结合的手法。对于以雄、险、旷为特征的自然景观,建筑物常以露居多;而秀、幽、奥的自然景观,则以涵为主,取露的手法,也往往以露引涵为常见,即露山门、天门,而引内涵之大殿,亮牌坊,而引内藏之古刹。露者体量小且多具观赏性和指引性,如亭、阁、塔、坊等。而涵者,多具宗教、文化、休憩等活动功能,如寺观、殿宇、书院、离宫、别墅等。这些建筑,常以当地民居为基础提高升华,形成简朴、高雅的风格,得体于自然,融之于山林。再通过精心选择的登山游览道路把诸多自然的、人文的景点组织、串连起来,成为无人导游却能引导游人尽情地观赏美不胜收的风景。例如,佛教名山普陀山的古香道,随山就谷,成为联系三大寺、36庵堂、128 茅棚的纽带。小路如樵径,大道由石板砌成,十步雕一莲花,花姿各异,颇具宗教气氛。

  人文景观除建筑外,还有历史遗迹、摩崖石刻等。摩崖石刻是我国风景文化中的奇葩。它以文学的形式、书法和雕刻的艺术,对自然景观起点题、润色、意境的作用。优秀的摩崖石刻,融历史、文化艺术和自然山水为一体,成为风景区的瑰宝。如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庐山“纵览云飞”,海南岛的“天涯海角”,天柱山的“南天一柱”等等。
  风景区优美的神话传说也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像彩练把形象的自然景物与人世间的美好生活联系起来,使无生命的山石活化起来,给人们增添情趣和游思。例如雁荡山的“夫妻峰”神话故事,把周围20 多个形象逼真的形似人物、走兽的奇峰异石有机地联系起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于游人面前,颇有奇趣。
  不同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也是名山大川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如苍山洱海之间的白族风情,路南石林的彝族习俗,西双版纳的傣族风土人情,以及左江岸边壮族的歌圩(圩相当于集市)等等,都是山水与人情交融的优美民俗景观。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倾注着人们对大自然情感和精神寄托的山水文化,构成人情与自然美景交融的交响曲,给人以无穷的精神愉悦。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中国的名山大川的由来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